文/梦瑾
与佛有缘。
病休之间,朋友在位于法源寺内的中国佛学院做义工,应邀前往参观拜谒。
冬日里的法源寺,一如想象中的大气磅礴,正气浩然。提起法源寺,想到的是李敖笔下视死如归的谭嗣同、胸怀天下的梁启超,想起的是徐志摩林徽因伴着泰戈尔在丁香花下的御风而行,却并不曾将他同佛教联系在一起。
佛度有缘人。
在我最彷徨失意,病休无聊的日子里,在我频繁近距离接触生死的这一年中,得遇佛法的博大精深,深旨大意,颇多感恩。又受恩师教诲,受益良多。
以前忌讳谈佛,实在对大多信佛人流于形式与繁文缛节的信佛的误解。真实的佛,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大智慧,是"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的大觉悟,是"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的大慈悲,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的大指点,是让我们修我们本身自具的真诚心清净心并以无分别无执着的慈悲心平等心待人处世。
佛法精深,大德辈出,绝非只是我们所误以为的清规戒律吃斋念佛那么机械那么简单。佛教出现过许多派别,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论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贤首宗又名华严宗,五是禅宗,六是净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目前流传最广的是以"阿弥陀佛"为号的净土宗,以及以顿悟为主要特点禅宗,此外还有天台宗和密宗、律宗。
佛教宗派良多,各有其路径,各有其藩篱,也不乏一些派别之间的门户之争,但不管路径如何,殊途同归,不同的路径登堂入室之后所见略同。就我自己而言,也比较钟情于净土宗以及禅宗,但究竟会走哪一条路,暂还未知。不过我的信佛,并不为去西方极乐佛,而只愿在佛的指引下,修心而炼己,忘我而利他,佛性本自具,不过因佛而悟而已。
作为一介凡夫俗子,虽出自贫寒农家,却并不在乎世间的富贵荣华。自幼时至今,一直走在自我完善与自我修炼的路上。虽为女子,却并未被家庭琐碎所囿,而是常常会仰望前贤,仰望星空,回首我的来路,照见我的归途。
人,终将不免于一死。死亡于我而言,只是归途。
我于这世间的一切,并无意义。我的意义只在于我,我的成长,我的足迹,我的悲观离合,以及在悲欢离合中所修炼的那颗珍奇的心魂而已。
活在当下,却知道当下不过是虚妄。
热爱生活,却知道生活不过是一场梦幻。
就在这既置身其中又疏离其外的位置,我更发现了那个真实的属于心魂的自己。
2004年,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曾有诗云:
诗言志(2004-2-5)
空有报师心,无力报师恩;
采撷满园春,愿师知我心。
虽为世中人,却有出尘魂;
此心乃至真,此情为至纯。
已知世艰深,壮志仍凌云;
不求多金银,惟愿自由身。
徜徉于书林,直至暮黄昏;
欲成女学者,天下第一人。
摘自2004年2月5日日记
而今,接触佛法,方知之前的狂放何尝也不是另一种执着?放下执着,安置好自己的身心,为我们家人亲友邻居乡亲而做点什么,贡献点什么,给我们相见相遇的人一些开心与欢乐,或者一点佛音给有缘人,便是我在这世间唯一所能做的罢了。
受教于恩师颇多,一句"勿分别,不执着,戒妄想,能放下,万事皆一,善待身心"的指点,一句"把身心安置好,充实即幸福"的叮咛,让我这一个月来心灵的泥泞跋涉有了方向,得了解脱。
这一场病,不过是心病,心太多妄想太多执着,从发现小女的数学天分起始,起了妄想之心与攀比之心,一时未察而让心沾染了太多尘世喧嚣,心太累了。
这一场病,让我禅悟,让我与佛结缘,让我重回我的清静之心,我的真诚之心,我的慈悲与众生平等的佛心。今后的路,是我的归途,我将无执着地随缘而往,不纠结,不犹豫,不抱怨,不迷惘,说想说的话,做想做的事,享受该享受的美景,承受该承受的苦痛,凡世间一切,无可无不可,有缘相遇,自当珍惜,无缘而散,且随风去。
我心如佛,如是而已。
东儿于2017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