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了金秀后才发现并没有直达黄姚古镇的班车,几经商讨最终选择确定下来的方案是金秀~荔浦、荔浦~昭平、昭平~黄姚,一定会有朋友问为何不包车?这是个好问题,之后会揭秘的。于是这一天我们基本都在“无聊”的车上度过,却也收获了许多。
事物本身并没有快乐与痛苦之分,一件事情究竟是快乐还有痛苦,关键是看我们抱着怎样的心态、用怎样的眼光去看待。平淡是生活的真谛,能够从平淡的生活中挖掘出精彩、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是种能力,也是心修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离荔浦开往昭平的班车发车时间还有两个多小时,于是我们把大件行李在车站寄存好后,便开始了扫街行动,四处搜寻任何可能隐藏着的美食店,终于在荔江边上发现了一家酒店。当把荔浦美食一扫而光之后,窗外的雨势也已经减弱了许多。能量补充完毕,我们也到了该活动活动筋骨的时候了。
榕树,属于热带、亚热带的树种,拥有独木成林的美名,然而种植在荔江边上的榕树们虽因人为因素而无法完全施展开手脚,无法尽情自由的生长,可它那血脉喷张、茂盛的树根却充分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活力。世界上没有任何生命个体愿意屈服于外力的压制,树不答应,人更做不到,除了自己,再也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自己打倒了。
“可是我不并幸福啊!”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充分享受物质生活,却依然感受不到幸福的人比比皆是。究竟幸福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在我们身边,有的人本来很幸福,看起来却很烦恼;有的人本来该烦恼,看起来却很幸福。那些榕树看起来幸福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我甚至觉得它们比人类更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它们昂首伫立在滨江岸堤上,不畏惧风雨勇敢向天生长,它们清楚勇敢的意义就在于对幸福、对生命的执守。加措活佛说得好,即使自己已经变成了一捧泥土,也要把它铺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让别人大踏步地冲过去。
幸福不是我们的房子有多大,而是房子里有多少欢乐的笑声;幸福不是我们开的车子有多么豪华,而是能不能平安顺利地到达目的地;幸福不是我们的爱人有多么漂亮,而是爱人的脸上有多少满足的笑容。
加措活佛更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感受,生命的价值在于我们怎样勇敢地去追寻这种感受。在荔江边,榕树们给我们这群龙的传人好好上了一堂幸福课,在荔浦的这个中午我们除了美食之外更收获了一顿美味的精神大餐。
长途汽车渐渐从我们的视线里消失了,大家在路边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胳膊和腿,端起相机又是一阵狂拍。总算在天完全暗下来之前到达了这个著名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黄姚古镇。
现在来揭开为何不一大早包车来古镇的原因,因为晚上六点之后是不收门票的,每张门票一百元。当然,不差钱的可以随意。
我们拉着行李步入景区大门,两边的路灯都已点亮,一眼望不到头的寂静空旷的仿古石板路上只有我们几个人,行李箱的轮子摩擦着坑坑洼洼的石板路发出吱吱呀呀不悦的呐喊,小雨绵绵不绝,夹裹着凛冽的寒风直刺进我们裸露在外的每一寸肌肤,空气顿时也变得停滞不再流动了。一百米、两百米、三百米……感觉有些不对劲,这真的是黄姚古镇吗?班车司机说这里就是,景区大门口的牌坊也的确书写着古镇的名字,可是,怎么那么诡异呢?
“继续往前走,大概走两公里的样子,在右手边就能够看到古镇真正的入口啦”,啥,我们还得走那么久啊!咬牙继续前行。
我们预订的客栈就在古镇的入口处,放下行李,大家捋捋被雨水打湿的发梢,长长舒了一口气,黄姚古镇啊,见你一面真心不容易呀。
客栈老板娘热情招呼我们赶紧去对面的饭店吃饭,原来这是家族连锁店,客栈的创始人是老板娘的儿子,几年前还在广州某大学读书的他来古镇游玩时发现了这里蕴藏着的巨大商机,于是做起了客栈生意,还把在四川内江的姑父姑妈接来经营饭店,当自己的父母接手客栈后,他在古镇又开设了第二家。
孩子的创业激情和成功与家人的支持密不可分,他的父母凭借着对儿子的了解和信任,离开并放弃了在广州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到广西这里,从零开始学习,靠着自己的诚实与热情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牢牢站稳了脚跟,而姑父姑妈所经营的饭店也成为了古镇上唯一的一家由外地人经营的餐厅,一家提供正宗四川菜肴的餐厅。
古镇雨夜的石板路焕发出异样的色彩,无论是相机党还是手机党都变得兴奋起来。累吗?拖着行李走了凹凸不平的两公里路,当然累啦,但一想到要拍照,旅途的疲劳感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第二天早饭结束后,我们包了一艘船开启了古镇的首次探索之旅。
“虽然被称为黄姚古镇,当年盛极一时的黄姓和姚姓现在却已经非常少见了”,船老大一边开船一边给我们做着介绍,行使到合适位置,他就调整好角度,把船停稳,让我们拍个够。
姚江被誉为活着的“清明上河图”,果然,秀气优雅的山峰、两岸古朴的农家小院,一幅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墨画卷,即使不拍照,就这么静静的融入山水之中也值得,那两公里的路真的没有白走哦。
今天的水位相比昨天已经下降了有一米多,河水常常会漫过那些躺在河滩上的巨型假山,于是我们于金秀莲花山之后又再一次见到了石包树奇观。
在黄姚古镇美景的介绍中总是会提到两棵榕树,一棵被称作“变色榕”,当地居民每年春季会根据叶子的变化判断出当年的天气情况,变枯发黄预示着会有大旱大涝,苍翠碧绿则预示是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也有人称呼它为“夫妻榕”,这颗400多年的榕树原本是种下的两棵树,它们逐渐靠近、相拥最后融合在了一起。平时无法区分开来,唯落叶时才能分清楚,因为有一棵会提前落叶。
还有一棵榕树种植在河岸边,被河水长年累月地冲击,使得根部的生长错节盘根,日久便形成了如今所见到的门状,因此这棵树也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龙门榕”。
“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有桥必有亭,有亭必有联,有联必有匾”,几十处的寺观庙祠、亭台楼阁,大量的诗、联、牌匾,还有依照九宫八卦布局的古街石巷,共同构成了黄姚古镇独特的风景线。
在对古镇的深度探索中我们发现了一家有年代的话梅厂,它的创建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放在桌子上的账本清楚地记录着每一笔资金的进出,这是延续三代的家族企业,因为诚信、诚实和热情,在竞争激烈的当下生意还不错,之前以老顾客居多,如今年轻的一代则借助淘宝把产品推向了更为广阔的世界。
在产品陈列架上我淬不及防地看到了自卫反击战的纪念章等物件,我添加了这位越战老兵的微信后,感受并了解到了有关那个岁月的许多伤痛。冯小刚的《芳华》让这段几乎被遗忘的历史重新回到了人们的眼前,而这位老兵的出现更是让我们直面那段血淋淋的历史。
多少年轻的生命瞬间便消逝在了很多年前的那一个月里,最小的19岁。如今他和那些还活着的战友们每一年都会去到边境看望曾经和他们一起浴血奋战的兄弟们,那些烈士们……
我们很幸运没有遭遇战争,家里也没有人血战疆场,看再多的战争片再多么触目惊心的血腥场面,过些天也就淡忘了,我们知道那都是假的。但是战场归来的这位老兵,可是亲眼看着战友们在自己眼前流尽最后一滴血,咽下最后一口气,他今天能够如此平静地和我们谈论曾经的那些事那些人,我知道是非常非常不容易做到的,内心不知道挣扎了多少年。每一年在烈士陵园,面对那许许多多的英烈,他都会与长眠地下的他们说些什么呢?
想想《芳华》,再看看这位满目沧桑的老兵,哦,但愿世间从此再无战争,再无骨肉分离。
一大清早,黄姚古镇披上了金色华丽的衣裳作为离别赠礼,我们又将会有哪些新的惊喜和收获呢?
在古镇慢慢闲逛着,来到了一处很不起眼的客栈,虽然号称酒店,我们也只当打发一下时间,走过路过随便进去看看罢了。
哪知道越往里走越惊叹不已,这个酒店完全是依山而建,裸露着的大块大块的石头被圈进了室内,一推开房门就是山体,有种身处岩洞的奇妙感觉。酒店的楼梯也非常有特色,与山体完全融为了一体。酒店里还有很多老旧的船木制品,不断散发出古老久远的海洋的味道来。
站立在酒店的天台上,整个古镇一览无遗,此处或许是古镇的最高处,喝茶聊天看风景应该也是最佳位置了吧。
摄影师们拿着相机屋里屋外到处拍摄取景,如此美妙之地,我们差一点就错过了。
《再现芳华》摄制组的演员们也都非常卖力,蹲下、趴着、扛树、扮演酒保、假扮托儿、大声吆喝、死命打鼓……从动作到眼神,时刻不忘勤加练习,此番热身开展得很顺利。
来广西已经五天了,终于迎来了首个艳阳天,而我们的黄姚之行也圆满结束了。把温暖留给了黄姚人民,我们则带着黄姚人民的热情包车去往下一站:信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