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上每个企业都希望自己高收入低成本,但是我们发现众多的本土企业中无论规模,总不乏一些高成本运作的企业。尤其是一些快速发展的企业,简直就是流着血在狂奔,更可怕的是有些企业竟然还没意识到自己在流血,认为当前是业务上升阶段,占领市场最重要,成本控制暂时不重要;还有些企业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在流血,但迫于占领市场份额的紧迫性,暂时不愿投入资源去降本,只好忍着痛拼命狂奔。
针对这种企业,最后的结果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等企业规模大了利润率却不断下滑,企业不得不控制成本,这时候企业的管理和运作方式基本已经固化,降本操作起来难度会大大增加,甚至会引起人事的动荡和业务的平稳运作。还有一种就是还没等企业的规模做大就出现入不敷出,资金链断裂最后倒闭。
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因为降本难在一个“降”字。降表示过去高,今后要低,这里面就包含了一个控、约、管的变化过程,人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简难,降本之所以难也就是这个道理。与其等生病后下猛药降本,不如在平时还OK的时候就通过健康管理去控本。
我们抬头看看全球优秀的企业,国内小米,国外特斯拉、苹果、丰田,他们哪一个不是控本中的战斗机?他们的产品设计,供应链管理和精益制造都将成本控制的理念深深的植入骨髓,每个SKU,每个功能,每个器件,每个模块,每个用料,每个流程节点,每个供应商的选取从初始孕育开始就通过精益求精或者创新突破在追求成本的最优。他们之所以有目前的行业地位,并不是因为他们足够大所以优秀,而是因为他们足够优秀才成就了他们今天的强大。
所以我们说,企业的成本控制不仅仅是一项企业管理必修课,更是一种植入企业的优质DNA,是企业伊始就需要具备的基本理念基础元素。
流着血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