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讲这个故事前,我们需要先学习佛教的用语,五蕴的意思。
五蕴:佛家语,指色、受、想、行、识。众生由此五者积集而成身,五蕴皆空:五蕴都没有了。指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
色:本义表示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
受:遭受
想:指造成概念及表象之作用
行:其本义是十字路口
识:《说文解字》:“常也。一曰知也。从言、戠声
2
某日,到了一家手擀面饭馆,抬头看门头,好有吸引力,只见门头正中写着:妈妈手擀面,副标题:儿时的味道。
进到店中,环顾四周,左手边墙上,写着可以凸显店家手擀面正宗的宣传画报,文字读起来朗朗上口:1:发面,揉面,手上见力道。2:擀面,切面,刀下见功夫。3:煮面,锅中见轻柔。4:盛面,碗里见鲜香。5:吃面,嘴里见滋味。潇潇洒洒的五个步骤,将手擀面的筋道,鲜香表现的淋漓尽致。好了,让人忍不住要多吃两碗了。
将面条的色表现到了极致。接下来,点餐,10元打卤面,免费加面,卤子自取。
卤子有4种:
A:香菇,黄花,木耳卤
B:炸酱肉丁卤
C:西红柿鸡蛋卤
D:茄丁西红柿卤
配菜4种
豆芽,黄瓜丝,圆白菜丝,葫芦卜丝
优惠的价格,实惠的吃法,完全的自助,大肚汉的乐园。
老板把这些作为营销手段,是想让消费者吃到地道的手擀面,能吃的,多吃一些,可以吃饱。吃的少的,可以吃好,找到儿时收擀面的味。老板的做法,地道。老板形象也比较招人喜欢,个头不高,挺着大肚,笑容满面,有点弥勒佛的感觉。
再来看看众生在这碗自助面前的表现,色,受,想,行,识,全部未为空。
只见有一位爷高喊,老板加面,多加一份,我一个人可以吃两份面,等面上来了,发现真吃不下,接近1斤的量,再加上菜码快一斤半了,这碗面吃下去,走路都成问题,最后的结果就是浪费了一大半,这位大爷也没有愧疚之心,剩下就剩下了,也没多花一分钱,殊不知,对饭店来说是成本浪费,对生产面粉,种植小麦的人来说,就是辜负了这份辛苦,对他自身来说,就是一段孽债。
这是另一位爷也来点餐,多加面,放在2个碗,1碗正常吃,另一碗放到购物袋中,放好菜码,最后吃完了1碗,扫码付款10元,要带着领一份面回家。这可是大开眼界,老板拦住顾客,要求加付一碗面钱,这位爷就开始论述他理解的10元一碗面,卤子自取,面条加量的理解形式,叨叨叨叨,长篇大轮,老板就一句话,在这吃,可以加面,加卤,带走要单算钱。客人将购物袋往柜台一扔,不要了。扔下一句“以后不来了,这家店是骗子”。看这位爷的穿着打扮,像“人模狗样”,怎么做的事,这么丢人。弥勒佛老板,眼里有了无奈。
这位爷刚走,又来一位爷,老板,来碗打卤面,不用加面,正常就行。嗨,这位爷,听音不错啊,体贴,局气,有面。老板兴冲冲的冲向了后厨,来碗正常的面,面端给客人,客人来到取卤,取菜码的柜台,只见此为爷,将4种青菜码,各自来了好几筷头,碗里已经冒尖了,目测,再加卤子,可能就得流出来了。老板好心上前,提醒客人,吃完可以再加,不用一次加多了,不好放卤。客人此时不高兴了,怎么滴,加点菜码,老板有想法了?这不行啊,这不够自助啊。哎,哎,这卤子也没多少了啊,这个快见底了,那个太稀了,这个看不到肉丁了,一嘴嘴的唠叨,一勺勺的浇卤,哎呦,流出来了。
3
弥勒佛哭了,不是因为东西要多了,而是对众生的怜悯之心,让他流泪了。
在雪漠写的书《老子的心事》中,有一段这样的话,此时此刻,朗诵起来。
东方哲学认为,你认可什么哲学、推行什么思想,就需要你像认可的那样活着,用你的行动表达你的思想。比如,老子既然写了《道德经》,就必须骑青牛出关,如果他在官场或者党校讲坛上讲《道德经》,人们就会觉得他很滑稽;庄子既然写了《逍遥游》,他就必须卖草鞋,他如果不去卖草鞋,跑去当宰相,大摇大摆,装腔作势,别人也会笑话他;东方哲学关心的是你该怎么活,人为什么活,人活着时应该在乎什么等问题。
4
我突然明白了心经这句话:“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饭馆的老板,就是要度一切苦厄的,最起码在这碗面上,要度。我想送老板这本书,就当面钱了吧。你的苦厄,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