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中考不理想,没有如愿和同学一起考入理想的高中。一度萎靡不振,仿佛要自暴自弃。假期整天无所事事,不是打游戏就是玩手机,听我唠叨得不耐烦了,就跑出去和同学们疯玩儿。
我看在眼里,着急在心上,却又无能为力。有一天收拾书房,看着满柜子的书籍,突然就想到了一个办法,用读书去治愈。这时候,任何人的劝导和说教,他是一句也听不进去的,都是徒劳无效的,只有他自己才能拯救自己。父母无法代替孩子去生活,或许能够帮助孩子鼓起勇敢面对生活的勇气。
我就和儿子商量:“去老爸的工地干活吧?给你开工资,锻炼一下身体,也涨涨见识。” 儿子赌气似的痛快答应了:“行啊!”,估计他也想离开家,摆脱我的束缚,出去换换空气。
我又和儿子说:“你去工地主要任务是放松心情,体验一下劳动的滋味儿,不需要带任何学习的书和本,纸和笔。尽情放飞一下自己,把学习都抛到一边,只需带上老妈给你准备的礼物,轻装上阵即可。”
说着我就拿出了准备好的书,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一套厚厚的三本。儿子不屑地看着我,估计在想,带这个干嘛?带上我也不会看,我能看出他的抵抗情绪。
其实儿子从小就是所谓别人家的孩子,乖巧懂事,学习好又爱看书,就是在路上捡片报纸,他也能饶有兴趣地读完,同学们更是给他起了“书呆子”的绰号。
只是到了初中学习就不那么肯用功了,青春期的叛逆情绪特别明显。作业也不用我检点了,母子间常常因为学习问题发生矛盾,经常能气得我半死不活无法言语。后来我也就懒得那么用心管他了,对我来说自己保命要紧,以致学习退步很多。
再多的说教都不如耳光有效。这次中考考砸了,就犹如给了他当头棒喝,确实是个沉重的打击,因为他满以为自己能考上理想的高中,没想到同学去了,而他只能去不想去的学校读书,有点灰心丧气。但是他也知道,不得不为自己的不努力负责。
《平凡的世界》是我很喜欢的书,也曾经给予我扬起生命之帆的力量。书中有少安的踏实肯干,奋斗不懈;有少平的怀揣梦想,走出乡村。以一幕幕催人泪下的苦难,展示出平凡人顽强坚韧的信念,告诉我们:苦难与挫折只是个躯壳,真正广阔的生活意义在于我们对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诚与热情。书中一群平凡的人,他们怀着炽热的梦想,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不平凡的世界。也让我们看到,年轻人只有在困境中,才能得到磨砺和成长。
就这样,儿子包里只装着三本书,踏上了他的假期打工生活。期间我从没给儿子打电话催促过他读书,心想读不读随他。只是偷偷地问老公:“儿子看书了吗?”老公不无埋怨地说:“还许说了,儿子光顾着看书,晚上不睡,早晨不起,白天干活没精打采的,像个小老头。” 我听后不禁笑了。心想以后有他干活的时候,我还担心他和我叛逆对抗,不看书呢。看来我没看错儿子,确实是可造之才。
后来由于儿子极度不适应工地生活,浑身起了湿疹,还没干够一个月,就打道回府了。可我知道儿子却把那套《平凡的世界》实实在在看完了,我也相信他肯定也看进去了。
新学期开始,儿子的整个学习状态,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开始知道用功学习了,整个身心都扑在了学习上。晚上瞌睡的不行也舍不得上床休息,冲个凉水澡继续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高一期中考试的时候,儿子冲到了年级的第四名。对于我的煞费苦心,儿子给我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我从来没有和儿子探讨过《平凡的世界》,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收获。但本书给儿子的鼓舞与激励是不言而喻的,这也让我坚信读书能给人带来无穷的力量。
人生很长,但关键的就那么几步。读书的力量,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好的书籍或许只需要一本,就可以给人一生前行的力量。
世界读书日,希望有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能去读书,能在书中找到所需的力量,勇敢前行,追逐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