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友人小聚,送了一本书《人心红利》,对送书这件事,从心底里是欣喜,总觉得比起送吃送喝的行为更高级,更招人喜,她本是做媒体工作,对品牌对流量的认知于我都要更深刻,也因此,她推荐的,也就更加的让我想一睹究竟。
作者江南春——分众传媒的创始人,因之前一直从事推广类工作,对于分众传媒并不陌生,但却从不曾了解分众是如何起家,如何突围,如何成就了此刻的分众。翻翻读读,对于书中关于分众电梯广告作用如何意义如何不想深究,毕竟结合数据及投放的内容才有更好的判断,且实话讲书中贴金部分过多。但对于书中提到的对于营销环境、消费者变化以及品牌的认知确有多处感叹。
短短几十年,营销的范围扩大再扩大,推广的渠道增加再增加,但无论如何变化,营销的本质似乎从未更改:品牌立根、定位精准,渠道深究,循序渐进,得受众心智产权者得行业天下。
的确,正如书中提到2019年开始,中国的两个红利结束,一人口红利,二流量红利,眼见的人口老龄化严重,我们如今生活的社会早已不是8090那个依靠人口红利能遍地开花的时代,而最近两年火之又火的淘宝、网红、直播也不再是谁的专属,甚至可以说自媒体时代已真的来了,流量红利尽享的时刻也已成立狂欢过后大众分享的星星点点。产能过剩,存量博弈的时代已然到来。而如此之下,行业致胜还能倚靠何?
NO1差异化的品牌定位。
定位这个词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广告杂志中,也随后进去了人们的视野。这里不想去深究定位的要素、方法、可见成果等,但却想提一点,定位的前提,要以受众的认知为基准,你的客户是普通客户还是中产阶层?你的客户是7080的主力军还是新生代的Z世代?你的客户最终选择你的动机是自我奖赏还是自我补偿?你的品牌是走高端路线还是主打流量?你的品牌是要稳固行业地位还是脱颖而出?我想每一个问题都是应该在做品牌之初就确定好的,以此为锚,你才能更好的进行你的下一步。认清环境,认清别人,其实也是为了更好的认清自己。
NO2坚定的品牌思维及认知。
品牌是什么?大多数人说不清道不明,但你却能从一个个小的行动中看见它的身影,比如,你发动全公司人给公司现阶段主打的饮料提炼一句经典的广告语、比如提起国产高端奶粉,我们不约而同的想到了飞鹤、再比如你正电话你的供应商预定下阶段的电梯广告、甚至于你正在和经理商量下季度产品的促销政策如何……所有的动作看起来毫不相干,实质上却统统都是品牌的外在展现。它无声无息,却一直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你所有的客户,所有的流量,甚至于所有的成交。
提起此,作为一个曾经的地产从业者,尤其的反思了一下自己从事的上一个项目,简言之,老板为了眼前的销售额抛弃了长久做出来的品质,以价换量,虽然至目前对于最终的结果还未可知,但以价换量、降价促销、不顾调性品牌,对于一个头部企业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其结果不做评判,静待时间呈现。
NO3简明唯一的品牌表现
这块其实构不成单独的一方面,借此只是想着重强调一下广告语及广告表现,以及在品牌表现方面与此书表达产生的一些背离。新品牌建立、老品牌升级,其实品牌发声的核心,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应该是,它是否明确的表达出了自身的功能属性以及调性传承。也因此决定了你的广告语是实用型还是意念类,看此书中提到的几个品牌的广告语:怕上火,喝王老吉;上天猫,就够了;京东,多快好省;一个专门做特卖的网站——唯品会……这些都可称为是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广告语,简言之,记得住,用曾经的地产营销总的话说,说了人话!
但是否所有的行业所有的产品都需要按此逻辑来梳理自己的广告语呢,我觉得还是不能笼统划归行业属性不同,产品特质不同,要营造的调性必然也是不同的,卖产品,卖服务,卖健康,卖意境……随着人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我始终坚信,卖调性会成为未来的一个趋势,与受众受教育程度相关、与受众寻求精神慰藉相关,也许它只会是小范围的非主流,但必定会成为良品中的经典。
NO4多渠道组合拳的配合
地产推广向来讲究线上线下同步组合出街,其实放眼而看哪个行业都如此,但必须要明确的一点是,涉及渠道的选择和投放,已然是为了更多的人知道,但其终究只是个手段,是术还是道,还是要在最初就甄别清晰。品牌是道,是根基。品牌的打造与流量的获取从不冲突,甚至于品牌是不断扩大流量固本之源,品牌一旦获得了人心,流量就是天生的,就如2019年双11,李佳琪为雅诗兰黛带货一般,正是有了雅诗兰黛长久不断的品牌积淀,才成就了每15秒就售出一小棕瓶,双11期间实现雅诗兰黛52亿顶级销售业绩的流量现象,当然,如此说并不否定李佳琪作为当代网红的带货能力,但无疑这是品牌与流量的双赢,也就是所谓的品效协同。
做营销时间久了,总是会觉得客户就那么些特性,推广渠道和手段也就那么几个,好像一切都可以是不变的。但也正是犯了营销之大忌,营销时刻都在变,环境在变,受众在变,方式在变,甚至于可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整个行业都可能会巨变。但说到最终做企业、做品牌,做到最终无一不是为了达到受众的满足及认可。人口红利结束,流量红利见顶,存量博弈加剧,如何算准人心,掌握人心红利才是当下及未来的创业者及经营者们要紧抓的,更多的思索、更多的分析、更多的破局之道,你也可以读读《人心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