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数学难么?
三年前,这孩子上一年级时,我以自己好歹是理工大学毕业(尽管是工农兵学员,我以此为荣。每一代人都有共同的时代际遇,不可抗拒)的底子,说实话,没把陪他做作业当回事。所以,我否决了他父亲要送他托管的决定,做起了专职陪练。
很快,我被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作业打击了十足的自信心。他的数学作业是一本印刷精良的《双导双练》。老师基本不出题。就这本《双导双练》,有的题我当下动不了笔,有的题做完了交给了老师。放学接他回家,他的第一句话往往是:奶奶,你又教错我了。望着他稚气的小脸,我真的怀疑自己的能力。好在我喜欢上网。当看到博士妈妈写的教不了小学女儿数学的文章后,心里有了些许安慰:原来博士也不会。
安慰管安慰,问题怎么解决?
寻寻觅觅。海归博士《说理解数》的公众号引起了我的注意。《万物皆是数》的理念和一系列的网上教学重建了我的数学体系。许多似是而非的观念在博士团队的指导下迅速的纠偏和归队。再看他的《双导双练》,已然难不住我。有些刁钻的题被破解后,他往往会说:奶奶,厉害。
我,在乎他的信任。
听《说理解数》博士团队的数学网课,丁博的口头禅是:不要急,慢慢来。这个寒假,我带他赴厦门参加了四天的说理解数冬训营。真正见到了吴博和丁博。四天的数学课下来,体会到了“不要急,慢慢来”的真正含义,那就是“感知和观察”。
是的。学好数学的第一步,一定是感知。因为数学不是凭空而来的学问,而是客观世界的描绘,是生活的提炼。它早就在那里,只是我们不觉知罢了。
孩子们学数学,关心的是答案。所以,一看到题,一定是求答案。在丁博的课堂上,丁博一出题,小朋友们争先恐后的说答案。丁博总是把孩子们的注意力拉回到起点,
丁博要求的是先感知题,观察题。不要急于求答案。静静地看题三秒钟,然后再动手。这个三秒钟,就是“感知”。感知什么?感知已知,感知未知。数学是思维的训练。这里有个出题人与答题人斗智的游戏。一旦感知了出题人的心机所在,正确的答案已在其中。
只关心答案而忽略过程的学习方法是数学教育中的一个误区。过程是思维训练的游戏。既然是过程,一定是感知在先,观察在先。
冬训营回来后,我把先感知先观察的方法用在他的数学学习中。希望纠正他已养成的思维习惯。数学是生活的好朋友。数学是成才的奠基石。做数学题就是和出题人的智力游戏。看到题,先猜猜出题人的意思,对于答题人,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