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天和同事一起外出拜访客户。
路上她全程都在化妆,时不时盯着我问,黑眼圈严重吗?口红会不会太烈?脸够不够白?偶遇车子颠簸,她还埋怨司机车技差。
我问她怎么不在家里安心化好妆再来上班。
她说起晚了。
昨天回家吃完外卖,躺在沙发上刷朋友圈,刷到很久没联系的大学室友更新了心情,在评论区你来我往聊了很久;
刷到邻家小妹推荐的有机面膜,禁不住诱惑,花一千多块钱买了一套,拿回来体验了一番。
收拾完躺在床上,发现拜访客户的资料还没准备好,新项目的策划大纲还没完善。
心急火燎弄完,已是四点,朋友圈真是让人既爱又恨。
听同事说完,我很是诧异,一个成年人,总是把重要的事拖到临界点才去做,这样不但效率低、占用其他时间,最后还把原因归结在朋友圈上。
那时我突然想到一句话:朋友圈不可怕,毁掉你才可怕。
因为沉迷刷朋友圈的人,对未来充满迷茫,过着对自己没有要求,无节制的生活,缺乏自控力和改变意识。
其实,摧毁我们的根本不是朋友圈,而是那颗依赖于朋友圈的心。
02
还记得18年发生在长沙的手机件事吗?
长沙一女生在假期中,一直持续不断的刷朋友圈,仅在凌晨两三点睡觉的时候才会停下。
因连续刷朋友圈一周后,手部出现了严重抽筋症状。
临近假期结束时,她发现右手严重抽筋,手指僵硬完全无法活动。
她立即赶往医院就医,被诊断出患有腱鞘炎。
其实导致这位女生患上腱鞘炎的根本不是朋友圈,而是她过分对朋友圈的依赖性。
她对朋友圈的依赖,让她习惯享受安逸,放任自流,将有限的时间,挥霍在无限的朋友圈上。
这是一种自控力不强、不愿走出朋友圈的表现。因为当你活在朋友圈时,其他的事也就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
03
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Peter Salovey)在2018届毕业典礼上说:别让狭隘的朋友圈毁掉你的人生 。
朋友圈只是连接老朋友、认识新朋友的一个端口,而非你人生的全部,一旦对其产生依赖性,难免会产生不正当的想法,最终摧掉你的人生。
还记得那篇《好心人,感谢您帮一下我的白血病女儿》的朋友圈吗?
这则求助消息是绍兴一个女子发的,希望能通过朋友圈口口相传,募捐30万元,为她患白血病的女儿治疗。
她的很多朋友看到后,都在接力转发,并献出爱心。
经过热心网友的2210 次转发和9253次捐款,最终筹到252621元。
然而,当有人添加求助女子的微信后,发现她在朋友圈晒奔驰、秀钻戒。
果然,对朋友圈粘性太强的人,就会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认为通过朋友圈,就能在精神或物质上得到满足。
于是,遇事从不考虑优先顺序,只顾眼前利益,可这样做的结果,只会让朋友圈摧毁你。
04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只有理性看待朋友圈,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努力中去,才能获得想要的人生。
之前和我一起租房子的朋友。
前几年工作能力一般,拿着2000多的薪资,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过的比我们还拮据。
平时下班回到出租屋,我和另一个室友躺在沙发上刷朋友圈,分享彼此在朋友圈看见的乐闻趣事。
而过的拮据的这个,总是呆在卧室里看书,偶尔一起聊天,问他为什么不发朋友圈。
他说生活是自己的,过的好与坏,都没必要像别人展示,再说他的朋友圈仅限于发自己写的文章。
我们嘲笑他不懂生活。
后来在朋友圈到处可见他写的文章,才发现别人刷朋友圈的时候,他在看书;别人分享朋友圈的趣闻乐事时,他在写小说。
他利用别人刷朋友圈的时间,将自己的人生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如今开了一家自媒体工作室,马上要出版第二本书了。
除了室友的努力和坚持,对朋友圈的正确认识,助他实现了自身价值。
看得远,懂得合理利用资源,梦想才会实现。
你对自己有多狠,你就能走多远。
的确如此。
学会自律,把朋友圈当做一个支点,合理调配,才能让朋友圈高效助你实现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