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春光明媚。
阳台上,弟弟正在隔窗观望楼下的人影,而哥哥在观察他的西瓜苗儿。
家里一派静谧美好的和谐景象。
猝不及防中,突然而至的厉声尖叫划破了这份宁静。
原来是弟弟揪掉了哥哥花盆里的半拉西瓜芽儿。
这是哥哥社会课的作业,还要写观察日记,他每日都心心念念地盼着种子们快快长大,小心翼翼地呵护,宝贝得不得了!所以,弟弟这一揪,他的愤怒可想而知!
在我还没来得及反应时,他已上手一拳,直捣弟弟前胸;正要来第二下时,我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同时向后退去,试图帮助弟弟躲开他的再次袭击。
可还是晚了!
所以,哥哥的第一声尖叫刚落幕,便是受到惊吓后、疼痛中的弟弟更为尖利的哭叫声。
就这样,两个人的哭闹声、尖叫声此起彼伏,原本井然有序的一切到此终止,家里又一次开始上演起鸡飞狗跳的戏码……
2
鉴于之前此类事件中我犯过错,这次我迅速镇定下来,理清头绪:弟弟一定会紧紧黏着我,而哥哥身边还有奶奶和爸爸,小的搞不定,大的也别妄想。
于是,我赶紧把弟弟抱离哥哥,先去安抚弟弟;离开前,腾出一只手紧紧抱了一下哥哥,尽量同理他:“弟弟弄坏了你的芽儿,你一定伤心极了!”
但这句话的力量实在太微弱了!他的情绪那么激烈,需要有人在旁边好好陪伴他。
此刻,距离他上学只有十分钟了!再耽搁下去,他上学、爸爸上班都得迟到。
我抱着弟弟去北卧,哥哥则由奶奶去安抚。
我一边抱紧弟弟,一边抚摸着他的后背说:“刚才哥哥突然打你,你一定是吓坏了!而且打疼了你,现在你心里一定很难过、很害怕吧……”
因为得到了安抚,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厉声哭叫,而是紧紧地搂着我,哭声小了一些;等到他状态比较平稳时,跟他简单讲了不能揪苗的原因。
而另一边的哥哥,境况可就没这么好了!
奶奶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没事儿!”
刚洗漱完的爸爸说:“没关系,后面还能长出来呢!”
看儿子仍然气鼓鼓的,他接着说:“已经揪掉了,补也补不回来了!那还能怎么办呢?“
这是他们一贯的做法。我知道他们已尽了自己最大的力,可这些话对于孩子来说,无异于绊脚石。
人在情绪糟糕的时候,根本无法听进去任何劝告、解释,它们反而会引起当事人更大的愤怒和抗拒。
因此,哥哥的情绪更激烈了,他趴在还没完全叠好的被子上继续尖叫着、大哭着,刺耳的声音似乎要穿透我的耳膜。
4
弟弟看到这一切,依然有些害怕,不过从他的眼神可以看出: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情。
虽然他还很小,但我仍希望他能慢慢开始学习如何与人相处,于是便跟他说:“咱们去给哥哥抱咕叽吧!”咕叽是哥哥的大企鹅,他最喜欢的玩具。
我还没说完,弟弟就从我身上溜下去,噔噔噔地爬上北卧的床,着急地掀开被子,抱出咕叽,再迅速扑到我怀里,要给哥哥送去。
我放他下地,他又跑到哥哥身边,急切地叫着、拉着、拽着蒙头痛哭的哥哥。
小小的娃儿,他在用实际行动补救自己的错误,希望能够缓解哥哥心里的伤痛。
哥哥抬起头,一把抱住咕叽,看也不看一眼弟弟,继续蒙头哭。
我关好卧室的门,隔开爸爸和奶奶,然后一边抱着弟弟,一边去安抚哥哥。
“这件事对你来说实在太重要了!你那么重视社会作业,可是弟弟竟然给你揪掉了半片叶子。我知道,你特别生气,也特别伤心!”
“刚才是妈妈没有看好弟弟;他以前总喜欢揪叶子,妈妈没阻拦他,导致他现在也顺手就揪了!以后我们一定看好弟弟。请你原谅!”
他抬起头,愤怒地说:“揪吧揪吧!我不要了!”
我赶紧说:“妈妈很理解你,你实在是太生气了!所以才会这么说。”
“哼!我不上学了,今天不去了!”他还继续发泄。
“嗯,你的心情真的糟糕透了!否则也不会说出这么生气的话。”我继续试着倾听。
“它们再也长不出来了!”
“肯定会的。”看到他情绪稍稍稳定了一些,可以听进去话,我便借机说:
“昨天,我看到一则报道:说是一位怀孕的(准)妈妈做B超时发现小宝宝在肚子里吐舌头,以为是做鬼脸。结果生下来后才发现,小宝宝得的是巨舌症。概率这么低、治疗又很困难的疑难病,到现在恢复效果都已经很好啦,更不要说小瓜苗了!虽然少了一瓣叶子,但一定不会影响它后来生长发育的!”
事急从权,我当时也没考虑这个例子适不适合,反正说话的时候,他已经停止了哭泣,挂着泪珠,很专注地倾听着。
看到他的情绪大大缓和,我趁机对弟弟说:“你安抚一下哥哥吧!摸摸哥哥,抱抱哥哥!”
小宝紧紧搂住哥哥,那真诚可爱的样子,已经融化了哥哥心中最后的坚冰,他笑着回抱了一下弟弟。
我赶紧跟上一句:“哥哥你看,弟弟知道自己做错了,他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歉意呢!他其实很爱你!给他一些时间,他会慢慢长大,慢慢懂事的。”听我这么说,哥哥又亲昵地抱了抱弟弟。
至此,哥哥的情绪洪水完全退下去了!
我知道时间已经非常紧了,爸爸过来催他,他便乖顺地抱着咕叽出去了。
已来不及吃早饭,我塞给他一块面包,他便心情愉快地跟着爸爸走了!
看了一下时间,不到10分钟,这场情绪危机就此化解了!我长长地舒了口气!
5
也许在有些人看来:屁大点儿的事,至于这么大费周折么?!冲着老大喊两嗓子不就行了吗?!
要知道,即使只是劝告、解释、分析等,都无异于绊脚石,更不要说冲他吼两句,那对孩子来说实在太伤心了!
即使我们已经成年,如果重要的东西被损坏或丢失,心情也会很糟糕的。带着这种情绪去上班,估计一整天都不会好过。
成人如此,何况孩子?!
6
著名产品人梁宁曾说:“情绪,是一个人的底层操作系统。驱动一个人的,正是他的情绪,他的底层操作系统。”而“面对危机时刻的情绪控制能力,是一个人的顶级实力。”
这种情绪控制能力,这种顶级实力,其实就是高情商。因而,才有了那句众所周知的金句:一个人的成功,80%取决于其情商的高低。
高情商的获得,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来自于幼年父母的养育。
那些从小被父母充分尊重、信任、接纳、允许、陪伴和倾听的孩子,常常被允许哭泣和发脾气的孩子,他们长大后往往具备较高的情商。
“孩子哭泣和发脾气的时候会感到自己的世界已经崩溃,此时你向他传递你的爱能达到最佳效果。当你留在他的身边,不提任何要求,他迟早会修整好自己的世界,而你对他的关怀会成为这个世界中充满活力的一部分。如果在他的情绪最糟时,你仍对他表示关切,他会深深地体会到你对他的爱。”
我们在孩子情绪糟糕时,有多么深入地倾听他的情绪,他就会感受到我们多么深的爱意,因而,就有多快从糟糕的境况中恢复过来。
长此以往,他会将这份爱内化到心灵深处,变成实实在在的能力与能量。这会成为他将来走上社会、应对复杂世界时最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