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克效应(D-K effect),全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
它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
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简单地说,就是“无知要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
这句话惊到我了,我觉得,自己常常就有达克效应。
写作这件事,我觉得只要我去做,总会做好的。
读书做笔记这事,我觉得我总会做好的。
对于基本陌生的书法讲座,我觉得,我可以。
对于任何一件事,我总觉得,只要用心去做,总能做好的。
这么一种“总能”就是达克效应。很多事情,你了解的越多,越发现自己的无知。比如,学习武志红的心理学,刚开始感觉这些知识,这些现象,我都知道啊,甚至有花得不值的想法。随着听课与思考的坚持,我发现了比知道更进一步的境界:知道没有用,引起自己的思考与改变才有用。只有把那些心理知识与自己的生命,与身边的人事相对照时,那些知识才能成为经验,影响人生。这算是克服达克效应的一个例子。
我还发现,当你与身边的人沟通不顺畅的时候,往往都是因为达克效应。
老公说:“妈妈在学习屠龙技术。”我听到这话的感觉好复杂:
一、老公在心里否定我的学习啦。
二、老公的这种否定是不对的。这正是达克效应。
三、老公误解我啦,以为我找出的这个知识是为了否定他。他在对号入座啦。
四、我要解释一下,不要让他有误解。
五、我没法与他敞开心扉沟通,他会觉得这一切都没用。
六、他的否定是他的事,我无法改变他,但我可以坚持改变我自己。
我开口的解释是:我不是特意去学这个,是刚好看到这个概念就查一下,就像你查“至诚之道,可以前知”一样。
我这苍白的话里包含这么几个意思:我所做的,不是如你所想的那样,是没事找事,瞎操心。我做的事情跟你一样,是求知求证,是学习的过程。我不是对你有什么否定。
其实,这仍然包含着一种假设:我假设他会引起误解,认为我在说他有达克效应。假设他是因为有误解才会说我是在学屠龙术,也就是通过一种攻击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因为我有这样的假设,所以才会做出那样的反应。
当我静下心来的时候,我在追问:老公为什么说我在学屠龙术?如果我所学的是有用的,能够影响到他,影响到别人,当然,必须是好的影响,他就不会觉得我是在学屠龙术他肯定是站在他的角度,看到了我的无作为,我效果。这不是也可以提醒自己:学以致用,学习,思考,应用,改变,很重要吗?
对老公的“屠龙术”那样敏感,一方面说明我的潜意识里知道老公对我的否定与反对,把老公列入达克效应里去。一方面说明我的无知与不自信。说明自己也深陷达克效应。
如何避免达克效应呢?还是学习,思考,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