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读了周岭《认知觉醒》的第1章,其中有一句话使我印象特别深刻:
我们对自己的无知使自己看起来就像一个“醒着的睡着的人”。
每天认认真真做很多事情,自己把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好像永远在和时间赛跑,看起来非常努力,我以为这样就是觉醒,也以为坚持可以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曾经一度认为:没有达成目标,只是因为自己努力还不够,坚持的还不够久。
直到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自己是陷入了一种怪圈儿。
1.重新认识自己
不了解自己的大脑,凭模糊的感觉生活,而这样周而复始的生活,只能使自己越活越累,从而想要逃避。
我们有三重大脑,分别是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
本能脑:源于爬行动物时代,主管本能
情绪脑:源于哺乳动物时代,主管情绪
理智脑:源于灵长动物时代,主管认知
他们的进化时间不同,通俗来讲,如果按年龄来划分,本能脑相当于100岁的老人,那么情绪脑就相当于一个55岁左右的中年人,而理智脑就相当于一个还不满一岁的小宝宝。
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这个宝宝再聪明,在成年人面前,也会显得势单力薄。
以前长辈总喜欢对年轻人说:
我吃的盐比你走过的路还多。
那个时候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现在算是彻底搞懂了。
原来那些智者都是经过岁月的沉淀才能有所成就。
而那些毫不费力的收获,背后都是拼尽全力的付出换来的。
2.和焦虑再见,与自己和解
去年是我觉醒的一年,但同时也被各种焦虑所侵袭。
我也和作者经历了同样的遭遇,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我报了很多课,同时也买了很多书,希望能立即改变自己,当然,也希望能有更好的反馈。
每个月收到书的那刻,仿佛书里所有的知识都已掌握。
但渐渐的我发现,“读书”的艰难与买书的“惬意”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
我的这种不求甚解,但求以量取胜的做法使我深深的陷入焦虑和迷茫中。
我把所有买来的书都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到头来,却发现什么都没记住。
走的太快,太急,却忘了原本的初心。
书中提到,焦虑的原因有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
王小波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我想要快速的成长,听大咖们说,只有多读书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于是信以为真。
每天埋头苦干,却忘了抬头看路。
原来,自己的欲望与能力严重不匹配,好多年不读书的我,怎么可能通过一年的敷衍坚持,就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虽说没有太多的成就,但我觉得:做了总比不做强。
有句话说:
先完成再完美。
不要跟任何人比,只跟自己的过去比,哪怕每天进步一点点,那也是好的
于是我决定直面自己的焦虑。
根据书中作者勾勒出的5种焦虑形式,然后总结自己接下来的行动清单。
1.一次只做一件事。
2.只和自己的过去比。
3.分清主次,要事优先原则。
4.不被外在环境所束缚。
5.定一个自己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目标,循序渐进。
貌似说了一堆正确的废话……
在想要和得到中间,还有一个做到,我们要做到知行合一,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能力和保持耐心。
3.得耐心者得天下
金庸先生的作品深受大家的喜欢,其原因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都能通过很短的时间,练就别人几十年才能达到的神功,甚至一夜速成。
另外,主人公们都心地善良,让人误以为似乎好运只会光顾那些心性单纯,却不需要付出特别多的努力就能成功的人。
这是一种即时满足感,而在现实当中,我们要想有所成就,必须保持耐心,延时满足。
有的人会说比耐心,谁不会呀?
不是有个说法“1万小时定律”吗?想在某平台发展自媒体,那我就坚持写个一万小时,不信不成功!
于是乎,每天勤奋的出奇,起得比鸡早,睡的比狗晚,日复一日做着同样的事情,记录日常的琐碎,却不来不看平台规则以及大家的喜好,结果一万小时到了,你依然与成功无缘。
一直以来我们对耐心的理解都太过肤浅,认为只要咬牙坚持、硬抗到底就是有耐心。
而事实并非如此。
那到底怎么样才能拥有耐心呢?
书中提到以下几点,希望对你有用:
首先,面对天性,放下心理包袱,坦然接纳自己。
其次,面对诱惑,学会延迟满足,变对抗为沟通。
最后,面对困难,主动改变视角,赋予行动意义。
4.学会在舒适区边缘努力
书中提到一个能力成长的普通法则:
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其能力都以“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的形式分布,要想让自己高效成长,必须让自己始终处于舒适区的边缘,贸然跨到困难去会让自己受挫,而始终停留在舒适区会让自己停滞。
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只要用对方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一直深耕下去。
坚信并践行这个价值积累规律,在积累的过程中遵循刻意练习原则,在舒适区的边缘一点点扩展自己的能力范围,早晚能有所成就。
也就是说,要想实现目标,就必须学会在舒适区的边缘努力。
希望今天的分享对你有所帮助和启发,接下来我还会继续分享这本书的精华。
如果喜欢这本书《认知觉醒》,也喜欢我的文章,那么记得关注我不迷路哟,一起做成长性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