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自己好像也算是一个有成长意愿的人,所以才会在无意看到这本书时,好奇地下单。就像书中提到的滑滑梯一样,《认知觉醒》这本书也如此这般吸引我不断地往下看,可以说书中的内容刷新了我的很多认知,所以在匆匆看完第一遍之后,又开始细细阅读第二遍,并决心记录一点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收获的知识或是浅浅的思考,就像书中所说,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为重要,记录就是改变,改变虽小,但效用大。
不过,反观自己的这点点改变,也并不完全只是因为受这本书的影响,如果没有今年持续的阅读,没有暑假张文质老师写作班的点醒,大约我也是无法行动的那一个吧。
今天阅读了第一章《大脑-----一切问题的起源》,从大脑开始,重新认识自己,我们会再进化一次。
人类有三重大脑: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其中本能脑出现的年代最久远,大约形成于约3.6亿年前,本能脑只有一个原始反射模块,可以让动物或者人类对环境做出本能反应,这个知识在学习正面管教课程时有过接触,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就容易回到本能脑状态,或战或逃,无法理性解决问题,比如和人发生争执,最好的方法是先暂时离开那个场域,等情绪冷静下来,再来重新面对刚刚的问题。情绪脑大约在2亿年前产生,它能让哺乳动物在恶劣的环境中趋利避害,大大提升生存优势。而直到约250万年前,人类才从哺乳动物中脱颖而出,形成了新的脑区----理智脑。高级的理智脑是我们人类所独有的,它使我们富有远见、善于权衡,能立足未来获得延时满足。但理智脑虽然高级,比起本能脑和情绪脑,它的力量却及其弱小。原因包括进化、发育成熟时间不同,掌握的神经元细胞差异大,运行速度悬殊大等,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做的大部分决策往往源于本能和情绪,而非理智,理智反而经常充当一个解释的角色,我们以为自己在思考,其实都是对自身行为和欲望进行合理化的解释,比如,国庆节放假八天呢,这些事情明天做也来得及,比如,今天的食物很美味,多吃两口也没关系,反正我一会儿去跑步,又可以消耗掉。
亿万年来,我们的祖先一直处在危险、匮乏的自然环境中,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借助本能和情绪的力量对危险做出快速反应,对食物进行即时享受,对舒适产生强烈愿望,而且,为了节能,思考、锻炼这种高耗能行为也会被视为对生存的威胁,会被本能脑排斥。所以人类的天性是目光短浅,即时满足,或者说,趋难避易,急于求成。所谓趋难避易就是只做简单和舒适的事,待在舒适区内逃避真正的困难。而急于求成就是凡事希望立即看到结果,对不能马上看到结果的事情往往缺乏耐心,非常容易放弃。这样的大脑构造导致我们总是陷入“明明知道,但就是做不到;特别想要,但就是得不到”的怪圈,了解了这些,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今天我明明计划下午听课,却在沙发上躺了半天的现象,因为听课比躺着要难,要耗能,所以明明知道听课重要,却依然无法行动起来。
而成长和觉醒就是让我们的理智脑尽快变强,克服天性,大脑和肌肉一样,遵循用进废退原则,如果我们习惯经常思考、时常反思,理性思维就会占据上风。要从既有的习惯中跳出来,我们固有的观念是靠自制力,而单纯靠自制力是痛苦的,很难坚持的。最好的方法是靠知识。理智脑与本能脑、情绪脑并不是对立的关系,我们要通过学习,提升认知,运用策略,用理智脑驱动本能脑和情绪脑,通过各种方法,让他们开开心心把活干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欢喜可迎万难,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诸如此类,大概都与这一点相通吧。
认识了大脑,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总是活在焦虑之中,想做的事情太多,焦虑,看到别人比自己成功,焦虑,选择太多,焦虑,外在环境的限制,焦虑,遇到困难,焦虑......焦虑似乎无处不在,而究其根源,其实也是因为天性中急于求成,想同时做很多事,趋难避易,想不怎么努力就立即看到效果。所以,焦虑是天性,是人类的默认设置。我们不必自责或愧疚,也没有必要与天性较劲。最简单的方法是反着来:克制欲望,不要让自己同时做很多事;面对现实,看清自己真实的能力水平;要事优先,想办法只做最重要的事;接受环境,在局限中做力所能及的事;直面核心,狠狠逼自己一把去突破它。问题的关键是真正提升能力和耐心。
要想有所成就,必须保持耐心,延迟满足,得耐心者得天下!
缺乏耐心是人类的天性,而认知规律恰恰是耐心的倍增器,其中提到复利效应,这个应该是大家的一种普遍认知,它体现了价值积累的普遍规律:前期增长非常缓慢,但到达一个拐点后会飞速增长,一个有长远目光的人,就会冷静面对前期缓慢的增长,耐心坚持到拐点出现。当然,前提是选择正确的方向,并在积累的过程中遵循刻意练习的原则,在舒适区边缘一点点扩展自己的能力。
我们经常说要跳一跳够得着,说的就是舒适区边缘,要想让自己高效成长,必须让自己始终处于舒适区的边缘,贸然跨到困难区,会让自己受挫,而始终停留在舒适区会让自己停滞,如果我们学会在舒适区边缘努力,那么收获的效果和信心就会完全不同。所以,找到这个点很重要。
还有如果我们只盯着表层学习,不去思考,改变,那么最终的结果是忙忙碌碌,却收获甚微。这一点,让我惊醒,一直以来,觉得自己坚持阅读打卡是很难能可贵的改变,却不知道趋易避难的天性让我选择只是阅读这样表层的学习,却不去输出,所以读过很多书,却也忘得差不多。保持这份觉察,坚持阅读的同时,更要去思考,实践,运用,改变。
还有就是学习平台期,学习进展和时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波浪式上升曲线。开始时进步很快,然后会变慢,进入平台期,坚持下去,到了某个节点之后,就会进入下一个快速上升的阶段,貌似减肥也是如此呀,不过,遗憾的是,很多人在节点来临之前就选择了放弃。所以,耐心不是毅力带来的结果,而是具有长远目光的结果。当我们了解可这些基本规律,提升了我们的认知,能使我们的耐心倍增。
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路径去增强它,比如面对天性,放下心理包袱,坦然接纳自己;面对诱惑,学会延迟满足,变对抗为沟通(与自己沟通是个好方法,学生常写的两个小人打架其实也是沟通的一种吧);面对困难,主动改变视角,赋予行动意义等。但最好的办法是请本能脑和情绪脑来解决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困难事物的乐趣并上瘾,才是最高级的策略。学会释放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强大力量,我们就会无往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