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参加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呢?

今天在特训营,跟指导老师又进行了一番辩论。

我个人是比较赞赏混沌的相关理论课程。

老师说这种课程听多了,对于赚钱没啥帮助。

就把我说糊涂了,人跟人之间不同,不就是因为思维的不同吗?

他这种提法我觉得在2019年之前还是可以的。

但我一直也很困惑,如果一直不进修,因为这个社会,不是靠着某一个专业来进行运作的。

今天在会议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古希腊的哲学是来源于哪里?

因为西方文明史的起源,是来自于古希腊文化。

而古希腊文化,就是来自于人们,对于原始神的看法。

从而才演化出来:数学,哲学,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物理学,生物学。

这让我想起,欧基里德这本几何书,他是奠定现代社会物理学的基础,也是数学的基础。

虽然我也买了一本,对于逻辑推理呀,感觉还是比较困惑。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就是要简单粗暴的解决问题就好了。

去学这么多跨学科的内容又有什么用呢?

那我想,我们不就是因为对于这些跨学科的内容,我们完全不了解。

导致我们对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未来,以及规模感觉到困惑又痛苦。

因为你不知道,将来自己生存的那个点在哪里。

感觉到无所适从,茫然不知所措,原有的世界在心目中一下坍塌。

因为这几年不管什么内容或者什么行业,都在讲颠覆式创新。

未来呼啸而来,而我却只想掩耳盗铃。

以为这样自己可以获得对于未知的社会,以及不确定社会的安全感。

无所依靠,思想上不强大,思维上感到很恐惧。

个人的观点,首先要去拓宽自己,对整个世界认知的宽度。

在这个基础上,再深入的对认知的深度进行挖掘。

如果没有大数据,云端,人工智能,机器人,他这种说法我还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面对一个颠覆式发展的世界,我们如果还停留在过去的认知当中,将如何面对未来的不确定?

这一点,促使我每天去思考,每天在写文章的时候,是我不断去思考一些问题。

一个人看多少本书,知道多少的知识,这还不能代表这个人的思维,有多么的宽度和深度。

他今天也批评了我,不应当用互联网大厂的观点来讲,例如击穿呢,多米诺啊这类的词语。

说是阳春白雪的观点,怎么能适合下沉市场!

我就觉得奇怪了,2015年我们就在听这样的词语。

我想是因为平常接触的圈子不同吧。

以前我没有去听混沌相关的课程时,我也不会讲这些。

我没有觉得自己听了这些课程会有高大上,我只是希望去补课,因为这些本来在大学,就应该学完的东西。

可惜那个时候我们是非常窄的学科,那只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生存环境。

而在当下,黄启凡教授也谈起,5G的时代,就是需要我们具备跨学科的常识和知识的人。

只有单一学科,单一思维的人,能够在社会生存的机会其实是比较少的。

虽然说互联网只是人们销售的管道,但是在未来黑天鹅事件的不确定性和时常发生的阶段,互联网已经被迫成为我们销售的主要管道。

面对面的销售,不得不放到线上来做。

据说2023年随着全球针对黑天鹅事件的有效防治,可能在年底会全面结束。

如果是这么乐观的话,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今天也给老师讨论了,为什么大家要参加特训营啊,因为听了太多的理论,都没办法落地。

大家真正想学习销售文案的写作,可是有几个人学会了?

有几个人真正学会能够参加投稿,写软文赚钱呢?

记得当时参加2015年大型的线下多米诺营销会议,主讲老师就提出来,一定要学会销售文案的写作,这是所有,不管你是做线上交易还是线下交易都必须要学会的。

可是到现在还是没有学会。

不就是因为没有学会销售文案的写作,所以才转到普通写作上来嘛。

好在现在能写了,写的好与不好可以进行学习,可以进行打磨。

也可以找相应的方法来学习。

现在的重点:“出击!行动!出击!行动!复盘!

承认无知开启智慧的开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