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童年总是令人难忘,现在我已人到中年,回想自己小时候,好像从来没有过过儿童节。那时候我们上学就是直接上一年级,没有幼儿园,更别谈学什么唱歌跳舞了。
那时学校教室很简陋,有时连窗户都没有,空荡荡的教室里只有歪七扭八的课桌,没有凳子,每个人需要从家里带一个凳子搬去坐,放学了可以带回家,也可以放在教室里。
我记得上一年级的时候我七岁,背着妈妈给我缝的棉布书包,和同村的一个小伙伴小玉一起去上学,我心里有点害怕,但是和小玉一起,我就壮了一点胆,在妈妈的叮嘱声中,一起向学校走去。
我们背着书包,拿着凳子,一边走一边说话,小玉家里条件很好,她经常会给我吃一点糖果。我这个朋友也很好玩,不知是头脑笨还是在学校不适应,一年级她竟然读了两年,那个年代,每次期末考试都有成绩,成绩不及格是不给升学的。
我到了学校有点懵懵懂懂,和小玉坐一起,每天挺直腰杆,两手交替放在桌子前面,嘴里念着汉语拼音“a.o.e.y.w.u”,摇头晃脑,抑扬顿挫,放学后我们一起背着书包回家。
回家以后我肚子特别肯饿,不知是不是读书消耗食物,反正到处找东西吃,可是找来找去也找不到什么好东西,最后看见挂在屋梁下的萝里有妈妈才蒸的小麦饼。
小麦饼是妈妈用面团酵母发的,特别松软。我拿起一块饼,到锅屋偷偷倒了半碗豆油,一边吃饼一边蘸豆油,你别说还真好吃,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有可能是那时候的豆油都是在油坊里现榨的,味道淳香扑鼻。现在即使到油坊买油,好像也没有以前那个味了,我吃到肚皮鼓起来才心满意足。
我小时候比较内向,也不怎么喜欢和同学说话,除了同桌小玉,男孩子更是不讲话。有好多调皮的男生喜欢欺负女生,我都尽量躲着他们,不想惹事生非。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一件事,一天早上到学校,我一看课桌下空空如也,我带到学校的凳子不见了,那个凳子是木头做的,坐时间长了油光锃亮,我挺喜欢,是我们家最好看的板凳了。我前后左右到处找也找不到,很伤心,也不敢告诉老师,上课了就和小玉一人一半坐。那时家里的凳子很少,我害怕回家挨骂,进门就哭哭啼啼的。
我的姥姥年轻时候很泼辣,到外面做生意好长时间,中年由于失去子女,头脑有时清醒有时糊涂,她听说我凳子被人家偷走了非常生气,说明天上学,她到学校去找老师把凳子找回来。
我那时年纪小要面子,觉得姥姥去会被同学取笑,再说我姥姥头上喜欢包着一条花毛巾,脚上穿着绣花鞋,要是到学校,同学老师看见了会不会笑话啊?
我连忙让姥姥不要去学校,我重新带一个凳子去,可是姥姥不依不饶,一定要去。第二天吃过早饭,她就兴冲冲地迈着小脚,手里拿着镜子(她到那都带着镜子)杀到学校去。
我姥姥围着一条红色的头巾,身上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特别醒目,一路上都有人围观。进学校来正好看见老师在教室,连忙拽住老师说:“老师,你看我们家小孩上学,凳子都不见了,不知是哪个调皮捣蛋的偷了我们家的凳子,老师你一定要查查,把它找出来。”
我头低着一句话也不敢讲,脸上火辣辣的,老师看见姥姥这种情形,立马说:“老大妈你别急,我找找看,要是真找不到了,我给你一个凳子,你不要生气。”
我姥姥看见好多小孩莫名有点兴奋,像唱戏一样咿呀咿呀的。老师问了一圈没找到,就到他的办公室里端了一个凳子给我,姥姥看见这个凳子很结实很光亮,就不说话了。
我连忙撵姥姥:“姥姥你快回家吧!我还要上课呢,你在这老师就上不起来课了!”姥姥指着我的额头说:“你呀,就是太老实了。”
我拽着姥姥,她迈着小脚一步三回头回家了,教室里调皮的学生看着我哄堂大笑,还模仿姥姥的动作,我低着头装作看书,不理他们。
自从姥姥到学校去过以后,好像我就没有丢过东西了,过了一个安稳的一年级。后来期末考试我考及格了,很顺利的升入二年级,我的那位上了三年的好朋友小玉也终于考试及格,和我一起到了新的年级。
那时的乡村没有娱乐,更没有游乐园,课余时间除了帮家里做点事,孩子们在一起跳跳绳,踢踢键子,玩填格子,有时一起出去打猪草,在一起打打闹闹的笑声不断。
如今的孩子虽然物质条件特别丰富,但是他们每天奔波于各种培训班当中,既要学才艺又要提高成绩,小孩子也没有多少时间玩了,都是宣称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我觉得孩子小时候还是应该有一点孩童玩耍的欢乐,这才是真正的童年。有时想想,我那时候整天和小伙伴无忧无虑的一起撒欢,这样的童年也有不少难忘的记忆呢,儿童节祝所有的大朋友小朋友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