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候的人们总是容易被美好的爱情所吸引,但是青春时的爱情是懵懂的、躁动的、多变的。彼此相爱也不意味着天长地久,矢志不渝。
许多人自以为爱的情深意切,当变故来临,仍无法从感情中抽身而出。于是辗转反侧、相思成灾,在脑海中上演一出出的爱情悲喜剧,增添未来的幻想,美化过去的回忆,到头来不过是黄粱一梦。
美国“爵士时代”的代言人菲兹杰拉德的中篇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以20世界20年代的纽约和长岛为背景,以一个股票职员尼克的口吻讲述了出身低微的穷小子盖兹(盖茨比)为了念念不忘的梦中情人黛西,靠投机倒把发家致富后,在自己的庄园举办一次次盛大的宴会以期得到黛西的注视,然而虚荣自私的黛西与盖茨比重温旧梦不过是为了寻求婚外刺激。一次意外,黛西开车撞死了自己丈夫汤姆的情人威尔逊太太,汤姆借机挑唆威尔逊太太的丈夫杀死了盖茨比。
20世界20年代的美国被称为“爵士时代”或者“热闹的20年代”,在此期间,美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均取得长足的发展,顺利晋升为全球最富裕的国家,并成为现代消费主义的发源地。当时的上流社会追名逐利、浮华虚伪、自私冷漠。《了不起的盖茨比》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一方面批判了当时金钱至上的伪美国梦的追随者们。另一方面通过盖茨比的爱情故事轻声低语:基于幻想之上的爱情最终不过只是感动了自己。
01.错误的时间爱上错误的人
盖茨比走进黛西的家里纯属偶然,当时他只是一个身无分文、家世贫贱的军人。而黛西生活在富裕安逸的上流社会。盖茨比冒充知识渊博、家世显赫的贵家子弟获得了黛西的芳心。后来,热恋期的盖茨比因奔赴海外被迫与黛西分离。战争期间的盖茨比表现出色并心心念念着恋人。
然而,他忘了,黛西是正值青春期的妙龄少女,她处于一个纸醉金迷、寻欢作乐的势力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轻歌曼舞终日不息,声色犬马终年无休。
这样的黛西是不可能为了一个曾经动过心而转瞬即逝的恋人脱离自己的生活轨道的。虚荣的黛西一如既往、若无其事地继续着他富裕、浮华的生活,然后嫁给了相貌堂堂、家世显赫的汤姆。
爱上黛西是盖茨比犯下的的错误,原因有三:
其一:恋爱动机并不纯粹
“他也因为有许多男人爱过黛西而兴奋,黛西在他眼里因此而变得更加有价值。他觉得他家里到处都有他们存在,空气中依然弥漫着那些感情的痕迹和回声”
当时的黛西是个美丽高贵的妙龄少女,任何一个男人爱上她都不足为奇,内心卑微的盖茨比因她得到许多男人的爱慕而认为她更加有价值,这无疑是虚荣的,略显扭曲的。且盖茨比假冒上流人士得到黛西,这使得爱情建立在虚假的欺骗之上,无论黛西是否真情实意,这都不再纯粹。
其二:门不当户不对
尽管今时今日我们一直在批判门当户对是一种偏见。可是不可否认这四个字在婚姻市场上的分量。但是今天的我们不可能再以一种狭隘的姿态仅仅以金钱和社会地位来解读它的含义。
恋爱需要双方精神方面的共振和交流。恋爱中的对等关系更多的是三观上的对等、眼界上的对等、姿态上的对等。在盖茨比的爱情里,除却社会地位的巨大差距,盖茨比是卑微的,黛西是骄傲的;盖茨比视黛西为完美女神,对黛西而言,盖茨比仅仅只是他众多男人中的一个;盖茨比追求的是完美爱情,黛西只是寻求刺激。凡此种种,在任何方面,两个人都是门不当户不对的。
其三:黛西向盖茨比打开了浮华世界的天窗
“盖茨比深深地体会到,惊人的财富能够锁住和保留青春和神秘,华美的衣服能够让人面貌焕然一新,而像白银般光彩照人的黛西安逸而骄傲,人间的困苦挣扎完全与她无缘。”
盖茨比在见识了黛西家的富裕和黛西的高贵之后,渐渐地了解到上流社会的奢华和金钱的魔力。爱上黛西之后的盖茨比开始对自己的雄心壮志不再在乎,黛西打开的这扇浮华的天窗使得盖茨比得以窥探到他自身界限以外的世界,这个世界虽然虚无但是充满诱惑。正是这种诱惑指引着盖茨比一步步走向他的发家致富和佳人在侧的“美国梦”,最终这缥缈的梦想致使盖茨比一步步走向幻灭。
02.念念不忘不过是为情所困的心堆积起来的幻想
“我发现那种惶惑的表情又回到了盖茨比的脸上,仿佛有点怀疑他目前这种快乐的真假。差不多五年了!那天下午,黛西肯定有不少地方让他大失所望——倒不是说黛西本人有什么缺点,而是因为他把黛西幻想的太过美好。这幻想超越了黛西,超越了所有事物。他这几年的心血全部用来创造这个幻想,不停地为他添砖加瓦,将他遇到的一切美好东西都用来修饰他。再似火的热情,再漂亮的外表,也比不上为情所困的心堆积起来的幻想。”
盖茨比费尽心思历经五年终于靠近他的梦中女神时,他是惶惑的。因为这并不是他曾经梦想中完美的黛西。黛西并未改变,只是并非是他心底里的那个重塑的完人。
陈奕迅的《红玫瑰》里有句歌词很出名“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都说每个人的初恋是最难以忘怀的。未曾得到的爱情无论怎样努力,曾经的遗憾都是无法弥补的。因为未曾经历的东西只存在于神秘的想象中,在这样的幻想里,美好将会被无限放大。如果无法走出困境,只会陷入自我感动、美梦破碎的失望中。
03.建立在虚假的幻想之上的爱情必定走向幻灭
盖茨比在与黛西旧梦重温之后,已然发现自己所追逐的不过是梦幻泡影。然而,执着的他却依旧陷入妄想回到过去的幻想中。妄图将他那无法言喻的梦想和现实中的黛西结合起来,他明白,他的梦想一旦堕入现实,他的精神就再不能自由自由、毫无羁绊。然而,他抵御不了将梦幻女神拥入怀中的诱惑。他再一次沦陷在自己纯粹的狂热中。
可惜的是,黛西还是那个虚荣自私的上流社会女人。盖茨比的深情和痴迷他不可能懂,也许更不想懂。貌似跻身上流社会的盖茨比是无法真正触及黛西的。这是社会的大环境所预先就决定的。所以盖茨比的纯粹在黛西面前注定只能支离破碎。
盖茨比为了黛西顶罪而死,他所信奉的那盏寓意着极乐未来的绿灯从此幻灭。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我们平等的相爱,因为我们互相了解,互相尊重。”
盖茨比并不真正的了解黛西,他眼中的黛西只是他所追逐的“美国梦”的化身,以至于他在追求的过程中不断的美化她,无限地放大她的魅力。黛西眼中的盖茨比更是无足轻重的用来消遣娱乐式的情人。她仅仅只是对她未接触过的事情产生了一时的兴趣,无论过程如何,她最终都是要回归到属于她的“高贵”的世界里。正如故事结局,盖茨比为她而死,而她与丈夫赴欧洲旅行,似乎盖茨比于她而言从未存在过,这使得盖茨比的死愈显悲凉。
盖茨比的爱情建立在虚假和幻想之上,这是他注定悲剧的原因。因为美好的爱情必定是建立在彼此欣赏、坦诚相待的基础之上。
04.真正的爱情应当是催人奋进的正能量剂
《最美的时光》里苏曼向好友陆励成吐露埋藏多年的秘密:“我从来不觉得爱是软弱的,我觉得爱有着最大的力量,比如说我爱一个人爱了十年。他是一个像太阳一样总能给身边的人带来温暖和勇气的人,我爱了他快十年了,这十年我改变了很多。因为我知道他喜欢积极乐观的人,所以我积极乐观;我知道他一贯善良的对待身边的人,所以我也尽最大的努力去善良的对待别人;我知道他注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以我从来不幻想依靠他人,而是努力地向他学习,去体会拼搏的乐趣。表面上,我看起来好像什么都没有得到,就像是一场稀里糊涂的单恋。但是你今天看到的苏曼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塑造而成的。因为他,我才能够成为今天的我。是我的爱给了我指引。所以,除了我还没有得到他之外,我已经得到的够多了。”
这大概才是爱而不得最好的结局吧。没有彼此间的自怨自艾,没有自我感动式的付出,没有多余的爱恨情仇,只有各自安好、各自成长、相忘于江湖的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