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素敏,焦点网络中12期,坚持原创分享第349天,
《许维素教授论坛中的焦点有感》这次对以下焦点的聚焦感悟颇深。
1.聚焦正向——把负性事件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建构正向的东西,把抽象的东西用更具体的描述。
2.聚焦解决:建构解决的方法,一些问题已经发生,找原因没用,正像书中所说孩子是扁平足,找出原因是爷爷的遗传,能解决问题吗?当然不能。怎么办?想一想找什么方法解决问题才是关键,买校正鞋垫,看医生治疗等才是关键。最重要的就是“解决之道”
许老师在课程中与我们分享,当一件事情发生了,不是说我们纠结原因,而是说面向现在与未来去看看,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既然回不到过去了,那我们怎么才能更有效的去面对和解决?解决之道,也并不是说只关注的正面,也不要建构的太快,否则当事而是要接受自己的状况,增加当事人与问题共存的能力。
我们说,当妈妈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妈妈也许明白很多的道理,也听了很多的讲座,也看过不少育儿书籍。但我们做到稳住自己的情绪关注正向与孩子探讨解决之道,真的不容易,我们能量可能很低、很焦虑,也很容易发脾气。我们适应妈妈的角色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许维素教授说妈妈是负责焦虑孩子的?“父母的职责就是用来担心的,那就担心一辈子吧。!”也就是说当一位母亲去担心自己孩子的事情,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因为在意所以担心,因为很高的期待,所以才焦虑。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青春期的孩子,真的含到嘴里怕化了,捧到手里怕飞了,真的很难搞定。不管可能孩子会放任自流会走偏;管的太严孩子又会逆反、叛逆,也可能会有很多心理的问题。严宽结合,适度的放手,恰当的引领,可能才是更好的陪伴的方式,而且在孩子成长的过程里边,我们与孩子的关系,是渐行渐远的,也是让孩子慢慢的学会独立成长,和独立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问题出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那么解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说怎么样与问题共存,怎么样与问题更好的相处?比如说孩子的考试压力,可能从小学阶段开始一直到大学甚至工作以后,都会有方方面面的考试,那么也就会有随之而来的考试压力,那怎么样与这个考试压力共存,而不是说消除压力。既然压力的存在是一件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情,那怎么样?适度的调试压力,对我们也是动力,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当一件事情发生了,我们不要纠结于过往或纠结原因,而是说,面向现在与未来去看看: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既然回不到过去了,那我们怎么才能更有效的去面对和解决?解决之道,要接受自己的状况,增加当事人与问题共存的能力。
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阴阳太极图得到启示,所以扩大白而非消灭黑,怎么样与问题共存,比如说孩子的考试压力,可能从小学阶段开始一直到大学甚至工作以后,都会有方方面面的考试,那么也就会有随之而来的考试压力,而不是说消除压力。既然压力的存在是一件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情也有了动力,需要我们家长不断的积累自己的成功经验,有效多做些,无效的改变,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相信相信的力量,与压力共处,在压力中成长。
2019-4-4 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