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之韦曲
2022-10-09
昨夜梦到韦曲踏秋,可能是疫情封闭管理的原因吧!好在思想与梦境都是自由自在的!畴昔上大学时在图书馆读书知道韦曲是因韦应物家族多产业才叫韦曲的,对这个地方就有了兴趣,课后偶尔和哲学系好友冯同学步行去韦曲逛,他现在是中央编译出版社的领导。工作后在东郊的家住时,经常带女儿步行去韦曲吃小吃,给她讲韦曲的来历,孩子似乎不感兴趣的,也曾和家人多次在杜陵原上静坐、潏河边看孩童戏水。如今我住北郊兼住咸阳,去韦曲的机会少了。但一有机会还是在汉唐嘉汇书城出来后就去了韦曲的。
韦曲老街上的小吃琳琅满目,我最喜欢吃的是老街上的热豆腐,一位没有固定摊位的老者在售卖。他说他是引镇的。吃了一碗热豆腐,就把韦义博韦应物先生的“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吃进了肚子。然后走到潏河边,思索“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心境,那是非常惬意的感觉。
韦曲是韦应物家族的故乡,韦家的祖上主持修建了乾陵。韦家是关中大族,李唐王朝时期,韦家一共出了19位宰相,所谓的贵族家庭出身是也,之所以叫韦曲,那是因为韦应物家族的地盘太大了。
韦应物小时候被家里惯坏了,但他诚实的似法兰西人卢梭。他自己说,他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喝酒赌博,调戏女性,包庇犯人,无恶不作。但15岁后,因为显赫出身被唐玄宗召进宫里,给唐明皇李隆基先生做了5年多内卫警察。韦应物也是警察啊,刘邦也是在派出所所长任上弄事弄成了皇上啊!
安史之乱后,他由天上掉入民间,他亲眼天天见证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相爱悲喜剧,也饱尝了世态炎凉。所以,他和妻子元苹的感情很好!妻子也愿意陪他尝尽人间疾苦,和他生活了20年后病逝,韦应物说,梦想忽如睹,惊起复徘徊。“昔出喜还家,今还独伤意”。过去出门回来时很高兴,因为老婆在家手擀面伺候,今天妻子不在了,只能去韦曲街上吃秦镇米皮了。妻子激励他男人要有大丈夫志向。他20岁开始才正经学习,“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是他对自己青葱岁月的后悔话。27岁大学毕业后开始做官。而且是一个受老百姓欢迎的好官。他说,“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自己拿国家工资然而城里还有饥饿的人心里惭愧。他做苏州刺史任期满了却没有回老家长安的路费,只好寄居在苏州的无定寺,最终竟然客死他乡,享年55岁。
昔日官员的清廉远不是我们能想到的,他们的文化修养让他们自觉远离腐败。什么叫文化,我以为,文化至少要包括这五个方面的因子: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法纪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敢于担当的主动。韦应物和古代许多官对得起中国文化人的称呼的!
韦应物是和孟浩然王维齐名的山水诗人,但韦应物的诗禅意更让人有宁静的美感。
他对民间疾苦有很深的关怀,他写到:“当念阑干凿者苦,腊月深井汗如雨”。对挖井人表现出极大同情。
他写长安沣河两岸的景色:“云开夏郊绿,景晏青山沉”、他写山色:“叶沾寒雨落,钟度远山迟”,他写长安西郊寺庙:“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山高鸣过雨,涧树落残花”、“苍茫寒色起,迢递晚钟鸣”等让人在有声的自然之中,得到一份属于内心的静谧。
他的这首诗最能表现出他独自赏玩山水的情趣,我是喜欢的不得了,了不得啊。他在《义演法师西斋》一诗中写到:“结茅临绝岸,隔水闻清磬。山水旷萧条,登临散情性。稍指缘原骑,还寻汲涧径。长啸倚亭树,怅然川光暝”。住在山崖寺庙附近,踏访大山的躯体,听闻大山的语言,以长啸释然自己,似当年竹林七贤一般,而不是我们说,啊,真美!再摆个姿势留张影,更不幸的还把自己照的比山更阔气!一丝敬畏自然的修养都没有!岂不悲哉!
他一生对寺庙情有独钟,在《善福寺阁》一诗里,他写到:“残霞照高阁,青山出远林。晴明一登望,潇洒此幽襟”。“此时,他的心情是愉悦的!
他的《滁州西涧》这首诗,诗里有画、诗尽禅意、诗意幽美。他写到: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无论我在全国各地的江河湖海池泉边游走时,都会在脑海里想起这首诗,也曾尝试用长焦镜头在冬日落雪后的兴庆公园复制过!当时照片洗出来后大女儿看了说,这不就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吗?!
版权所有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