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7
今天我要写的是一位令我心生敬佩的人,她是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还出版250万字的书八卷,你们猜出来她是谁了吗?她就是杨绛先生。
1911年7月17日,杨绛生于北京。
个人生活
婚姻爱情
1932年春天,杨绛考入清华大学并与钱锺书相识。第一次见面,钱锺书就说:“我没有订婚。”“我也没有男朋友。”杨绛回答。世纪佳缘由此展开。1935年,杨绛与钱锺书成婚,不久一同出国留学,无论在牛津或是巴黎,都留下了他们相亲相爱的足迹。在牛津,杨绛与钱锺书曾在诗歌里追忆他见到杨绛的第一眼:“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腼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
人物趣事
不打扰父亲午休
有一次她拿了一本书,坐在父亲房里,大气不出,静静地翻,遇到要上厕所,或拿什么东西,也是如小猫行地,寂然无声。父亲一觉醒来,看到小天使般的杨绛默默陪侍在侧,心头一个咯噔,瞬间的温暖,岂是俚俗的一件“小棉袄”所能比拟!父亲就说:“其实我喜欢有人陪陪,只是别出声。”从此午休,都要杨绛陪。
勇敢说穿高底鞋
杨绛在北京出生,还不到100天,就跟随父母南下,移居上海,四岁,随父母重返北京,起初住在东城,房东是满族,她因此见识了梳“板板头”,穿旗袍,着高底鞋的满族妇女。她们的高底不是像上海人那样嵌在鞋后根,而是位于鞋底正中,俗称“高底鞋”,或依其形状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满族女子穿上这种鞋,不仅身高陡增好多,而且走起路来,前倾后仰,婀娜多姿。父亲有一次问杨绛:“你长大了要不要穿这种高底鞋?”杨绛认真思索了一会,答:“要!” 。
杨绛为什么叫“先生”呢
杨绛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文学家,是中国女性的杰出代表,外界之所以用先生称呼她,其实是表达对她的一种尊重,是人们对于有一定的学识和地位的人的一种尊称,这个尊称无关乎性别,因此杨绛虽然是一名女性,但是人们更愿意用杨绛先生来称呼她。
“先生”一词按照字面解释是比自己先出生的人,以及比别人先接触了解新事物的人,因此后来“先生”一词衍生为老师的意思,古时候,很多人都会称呼别人为先生,以此来向他人请教一些自己不懂得问题,但那个时候老师一般都是男性,因此“先生”一词也逐渐成了男性的专有名词。
直到民国时期,各种新思想的出现,让人们开始意识到男女平等,女性开始争取自己的权益,很多“女先生”也不断出现,淡化了“先生”一词的性别属性,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称呼其为先生,这是对德高望重的人的一种称谓。
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在我国的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高的地位,她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是钱钟书眼里“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杨绛不仅文学造诣很高,而且还是一个心怀大爱的人,她曾在丈夫去世之后,将自己获得的八百多万元的稿费和版税全部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鼓励年轻人多看书,这也是杨绛先生一直被人尊敬的原因。
2016年5月25日凌晨,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最后借用杨绛先生的金句:时光,就像暖暖的心情,浅浅的回忆,淡然的生活,才能更好的让我们坦然面对红尘,拥有此生;也才能在恬淡时光里,拥有岁月的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