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6

读书篇《朝花夕拾》之《范爱农》

范爱农是一个觉醒的知识分子,是光复会的成员。光复会的誓词: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这群知识分子他们追求革命,推翻满清,重建汉人政权。鲁迅这篇文章记叙了俩人初识的故事,回国后俩人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以及辛亥革命失败后爱农受到迫害,备受打击落水而亡。鲁迅痛苦着,他不仅写文怀念友人,也想到自己当时的境遇。 即便如此鲁迅仍坚定革命信念,在黑暗中寻求光明。

初识,鲁迅非常厌恶范爱农。 在日本留学期间俩人因一封电报发生争执,当时革命者徐锡麟被害,他的爱徒范爱农态度上不仅不支持发电报, 而且还说风凉话。 这事让鲁迅发怒冲冠,甚至觉得革命就先革命爱农。

此事件之后,俩人的第二次见面,是绍兴的一个酒馆。 当时是辛亥革命前一年,爱农穿着很旧的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酒楼的叙旧,俩人冰释前嫌,成为好友。 当鲁迅得知这些年他回到绍兴后受轻蔑、迫害到几乎无地可容。他觉得爱农对待恩师之死是无助和伤心,只是比其他人更清醒, 学生的一封电报根本撼动不了清政府的统治。

辛亥革命爆发时,爱农听到绍兴光复,脸上露出了笑容,充满希望,对革命满腔热情, 在师范学校做了监学,办事兼教书,非常勤奋,他要为建设绍兴尽一份力量。然而,鲁迅因为报馆事件离开绍兴后,爱农被革职,境况愈困穷,生活更飘零。最终,爱农选择自沉,结束了一生悲惨的命运,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

读后感悟:为了推翻封建统治,革命者在黑暗中摸索光明的道路。满腔热血国人拯救祖国,没有人愿意做亡国奴。当他们找不到出路时,同样会迷茫,但恒古不变的信念却支持着他们在奋斗。 读历史,让我更觉醒,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