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贱者有声无音,尖巧者有音无声——《冰鉴》里的观人术

《礼记·乐记》里有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所有的音乐的源头,都是人的内心感动,是外界的事物使他这样的,被外物感染而激动,所以就在声音上体现出来了。

音会随内心变化而变化,所以内心平静时声音也就往往心平气和;内心清顺畅达时,声音就清亮和畅;内心渐趋激动之时,声音言辞往往也就容易激动偏激。

三国谋士刘劭所著的《人物志》里也同样有类似的说法:夫容之动作发乎心气,心气之征,则声变是也。夫气合成声,声应律吕。有和平之声,有清畅之声,有回衍之声。夫声畅于气,则实存貌色。意思是说容貌气色的变化,是由于人内心心气的作用,而心气的外在表现则是声音的变化。人的气息结合则形成声音,声音和旋律节奏相适应,有的声音听起来有中和平缓的气象,有的声音听起来清雅流畅,有的声音听起来回旋荡漾。这些,都是由于心气在外貌气色上所展现出的形态。

有经验的相师或领导者们不仅可以通过声音判断成年人的道德品行,即便是精血虽未充实完备的婴儿小孩,其才气性情的美好丑恶,也很容易被有识之士看破,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三岁看到老的说法。

古人虽然喜欢将声和音分开来论,区别是有,但差不大。相不独论,听人声,必然也就要辨其音,以做合论。

所以《冰鉴》上同样在说完辨声识人后,又接着提及如何辨别音来断人前程品性。

音者,声之余也,与声相去不远,此则从细曲中见耳。

音,就是是声的余波余韵。音跟声听起来相差并不远,但它们之间的差异从细微的地方还是可以听出来的。

贫贱者有声无音,尖巧者有音无声,所谓“禽无声,兽无音”是也。

贫贱者有声无音,是说贫贱者说话声音粗野,给人的感觉和印象是“有声无音”的。但说回来,过去的贫贱者为生计奔波大多都是出的苦力,以清代的识字率来看,贫贱者多半可能是文盲,因生活环境的原因,声音粗野是很正常的。现今一些白手起家的老板们,第一学历不高的人说话声音也通常会让人有一种粗野的感觉。尖巧的人往往行事小心谨慎,说起话来自然是慢声细气,所以给人的感觉和印象是只有“音”而无“声。所谓禽无声,兽无音。是说鸟鸣嘤嘤呢喃,绵曼而无壮气,属于“无声”者,兽吼嗷嗷突兀,粗野而不文雅,属于“无音”者。

凡人说话,是声散在前后左右者是也。

凡是人开口说话,由于“声主‘张’”,声音由空气传播,形成音波,散布在空中即前后左右。

开谈多含情,话终有余响,不唯雅人,兼称国士。

开谈含情是指说话的时候,发声自然而然的带出内心情感,语态自然而真诚。这种声是好的声,富含感情。话的时候,话虽已尽,余韵仍在空中回响。这是说音清韵远,仿佛余音绕梁。有这类声音的人,多半温文尔雅,甚至可以称得上名流国士。

口阔无溢出,舌尖无窕音,不唯实厚,兼获名高。

口阔即嘴巴大,嘴巴大的人如果说话是气先出而声后至,不粗声大气。又或是说话轻巧流利却不矫造轻佻拿腔拿调。这两类人,都寓示着其人自身内在素养深厚,有着不错的未来,甚至能获得较高的盛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想要的就去争取,,喜欢就努力去追寻.趁年轻.趁单身没附属.去打造属于自己的王国.虽然路途争议满满,但一辈子很长也很...
    如风一般的女子阅读 1,072评论 0 1
  • 一 城市空气不好,我决定下乡走走。也没有传说中的蓝天白云,确是清风入耳甚是惬意。黄昏时去了村头的一家小店,听说老板...
    双耳不闻阅读 3,462评论 0 1
  • UIGestureRecongnizer手势识别器 手势:有规律的触摸 UIGestureRecognizer抽象...
    陈亮宇阅读 1,722评论 0 0
  • 2018-07-08《六项精进》第375期利他一组学员第77天打卡第411期反省一组志工寇木兰第8天打卡 姓名:寇...
    寇木兰阅读 83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