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的公子佗篡位,本来郑国与陈国是互相友好的,郑庄公派遣祭仲来出使陈国,当时就是公子佗力主和郑国友好,后来太子忽与陈国和亲,祭仲也是穿针引线。但是公子佗杀了妫免后,国内人心不服,无奈之下,服从周王的呼召,也希望得到周王的肯定。内心还是不愿与郑国为敌。
这次陈,蔡,卫出兵伐郑。蔡国对陈国的内乱很感兴趣。原因是陈桓公的小儿子妫跃,虽然是嫔妃所生,但母亲是蔡姬,妫跃算是蔡侯的外甥。蔡侯弟弟蔡季私下问陈国大夫伯爰诸,到底新的国君公子佗为人如何,政绩如何。伯爰诸说,公子佗性好打猎,不理朝政,人心不服,必有内乱。
蔡季回去给蔡侯说起此事,蔡侯认为父死子立,宗法使然,妫免被杀,应该妫跃被立为国君。做舅舅的必须出这个力。秘密派遣蔡季带领一支伏兵在两国的分界口埋伏。
陈公子佗喜欢打猎,我们看地图就知道,陈国的南部紧邻蔡国,蔡国境内有伏牛山余脉,应该森林茂密,野兽众多。陈公子佗可能经常打猎出了国境,这一次他不好彩。被蔡季的伏兵捉住,直接将其枭首,重新演出一场“新版陈国杀卫国州吁”,不过主角换成“蔡国杀陈国公子佗”。陈国人拥立妫跃为国君,后成为陈厉公。
连年的征战,郑庄公也支撑不住了,周桓王十九年,郑庄公临终找祭仲谈心,说他有太子忽,公子突,公子亹wei,公子仪。都是有勇有谋,他更加属意公子突,相传位给公子突。祭仲说,传长不传幼,废嫡立庶,我不能领命。郑庄公说“子突安能在下位,如立子忽,唯有子突出走,自此郑国多事之秋”
郑庄公死后,太子忽即位,史称郑昭公。太子突投奔宋国。郑庄公死之前,尤其喜欢公子突,在和周王的战争中,他大力表彰公子突,分封公子突在栎邑-现在河南禹州市内,郑国的别都。对祝聃则无任何奖赏,祝聃郁闷身死。郑庄公私下给祝聃家人厚赏。
郑庄公实际上很清醒,他知道他死后必然会出现数子争位的内斗现象。但他还是遵守周朝的宗法制度,没有破例开坏头,另外他也妥善处理儿子们的内部矛盾,送公子突去宋国,宋庄公-公子冯在归国前,一再痛哭流涕,感恩郑庄公,声称永远是郑国的随从。郑庄公是相信公子冯的。但是历史就是这样,翻脸比翻书还快。
那是的东周诸国开始不讲武德了。
根据(东周列国志)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