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认为的辅助阅读有哪几种?
作者认为,可以借助下面四种工具来进行辅助阅读:
1. 相关经验
2. 其他的书
3. 导论与摘要
4. 工具书
二、运用导读和摘要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事项?
运用导读和摘要时,要遵循两个使用原则:
1. 尽量少用。
因为一本书的导读和摘要有时候不一定是对的,会误导读者;即使写对了,也不完整,
会限制读者对某书的理解;另外经常看导读和摘要,容易使读者形成对它们的依赖,
对培养读者自己的理解力和思考能力不利。
2. 在看某本书的导读和摘要之前,一定要先读完这本书。
如果还没读完一本书就先看导读,你就会跟着他的思路走,限制了你的思考和视
野。
三、圣诞树模型
###吴慧娟-160401-辅助阅读
###五个收获
1. 辅助阅读(又称外在阅读),也是一种“有老师”的阅读。
借助其它书籍来帮助你理解某本书,就像有一位无声的老师在身边,帮你解答疑惑,
这是一种广义的“有老师出席的阅读”。狭义的“有老师出席的阅读”是指真的有一
位老师出现在你的面前,为你答疑解惑。
内在阅读是一种没有老师参与的阅读,全凭读者自己的力量来阅读一本书,没有借助
任何老师或参考书。
2. 减少锚定心理和知识诅咒的影响,培养多角度多元化的思维。
先内在阅读,独立思考不受限;再外在阅读,了解别人的不同的思考问题的角度。
锚定心理简单说就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固定思维模式,在做某事之前先按自己原有的经
验来认定某事就应该是怎样的,全凭第一印象来断定事情的整个性质和态势。
知识诅咒则反映了一种现象:如果我们很熟悉某个事物的话,那么我们会很难想像,
在不了解的人的眼中,这个事物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眼中轻而易举能够做到的事情,
在别人眼中却成了有相当难度的任务。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换位思考的问题。(网页摘录)
我们的知识水平会对我们产生影响,使我们不能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不能准确评估
别人有多少信心,我们被我们所掌握的知识“诅咒”了。
这里延伸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前面学的东西会对以后的学习形成限制,运用
多元化多角度的思维模型和思考方式才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
世界原本就是一个整体,后来才被划分为不同的学科,所以本来没有跨界一说,我们
的思维被我们原有的知识给束缚了,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要多学习,尝试从
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3. 一般性的说明指的是按照“why, what, how”的模式来说明某事物。
要把一个新事物、概念或理论大致说清楚,只需要从“why, what, how”三个方面来
说明即可,对” when”和”how”不做过多的评论。
专家说明新事物的思维模式是按照“what, why, how”的顺序,产品经理的思维模式
是按照”why, what, how”的顺序。
4. 两个“有关”含义不一样。
“一般经验...与阅读小说有关,...”和“特殊经验主要与阅读科学性作品有关。”因为
“一般经验”与“特殊经验”的含义不一样,所以这两句话里“有关”的含义也不一
样。第一个有关表示一般经验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小说,第二个有关则有两层含义:�
1) 以前的特殊经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科学作品;
2) 科学作品反过来也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新的特殊经验。
5. “工具书”不能代替你的思考,不能帮助你提高理解力。同样,所有领域的工具、方
法、理论等也不能代替你的思考,也很难帮你提高理解力。
这里由阅读领域的工具书帮助你理解某本书推而广之,延伸到其它领域的工具和方法,
说明在使用某种工具或方法之前,你必须有自己的思考和知识储备,了解工具的使用
范围和背后的逻辑,才能使工具达到应有的效果。工具、方法和手段都是为你提供辅
助,你对这个事情的思考和实践才是你最终提高理解力的保证。
###四个感受
1. 读书要沉下心来,不急不躁,一定要把难理解的地方彻底弄懂,不放过每个盲点。
不能求快,永澄老师阅读每一章都要花4—8小时,我每次最多花3小时,读得太快,不
求甚解。看书时太马虎了,没注意到个别字眼。
如两个“有关”,含义不同,因为两句的主语不是一个概念。还有P.155最后一段第3-4
行:“我们不同意的是,......这类问题却无法在工具书中找到答案。”这里是双重否定,意
思就是肯定。我只注意到前一个否定词,把这句看成了否定句。
2. 碰到比较晦涩的句子,有可能是译者的问题。对翻译的书籍,要查原文对照,加深理解。
绝对有必要这样做。如P.150第二段,原文是这样的:
我按自己的理解又翻译了一遍:
普通经验不一定非得是所有人都拥有的经验。“普通”并不等同于“全体”。举个例子,孩提时代父母双全,这样的经历不是每个人都有,因为有些人出生时就是孤儿。然而,家庭生活却是普通经验,因为大多数人在他们的生命历程里都会有这种体验。同样,性爱,虽然很常见,但也不是全体人类都有的经验,正因为这一点,我们才称它为“普通经验”。虽然有些人从没经历性爱,但有过这种经历的人在整个人类中占比如此之高,所以它不能叫做“特殊经验”。........
有时翻译欠流畅会影响读者对原文的理解。
3. 举一反三,推而广之的能力,也就是看清事物本质的能力。
在本章永澄老师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他由此及彼的推演能力。文中说“工具书......并不能代替你思考。”我看到这句话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赞同这句话,是啊,只有你的脑子才能思考,你思考之后才会想到需要用工具书以及怎么用。永澄老师由阅读中的问题我们可以求助于工具书延伸到其它领域,在别的领域中我们遇到问题也会寻求各种工具、手段、方法和理论,但这些能否代替我们对特定问题的思考呢?是工具在前还是思考在前呢?例如对某一段文字不理解,我们可以查字典、看参考书或者画思维导图,但在使用工具之前,你得明白你的疑惑是什么?这个工具能否解答你的疑惑?否则工具再好,不对应你的问题,还是发挥不了功效。不是工具出了问题,而是你的思考有问题。对问题思考不清楚,任何工具都帮不了你。当然更谈不上提升能力和理解力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老师”也是一种工具或手段,学生学习有问题去找老师解答。但很多情况下,学生并不清楚自己的问题,多数情况下只有个模糊的感觉,如单词记不住,语法不明白,句子看不懂。问题的表述不清,深层次原因挖掘不够,浮于表面,老师当然不能很好地帮他。而且有些问题也是老师无法帮得上忙的,如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自觉性等,这些问题超出了“老师”这个工具能够解答的范围,这属于家长和家庭环境长期培养的。
4. 对永澄老师一个提问的理解。
永澄老师对P.155最后一段2-7行提出疑问:
“我们不同意的是,一些道德问题,有关人类未来的问题等等,这类问题却无法在工具书中找到答案。我们假定在我们生活的时代,物质世界是有秩序的,因此所有东西都可以在工具书中找到。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因此,历史性的工具书就很有趣,因为它能告诉我们,在人类可知的事物中,人们的观点是如何变迁的。”
老师不解的是:作者究竟认为这些问题是可以找到答案还是不能找到答案?
我的理解是:
一些道德问题,有关人类未来的问题,这两个不是事实,是“一些未达成共识的主题”(见P.162二段倒二行),这些问题如果要在百科全书之类的工具书中来处理的话,“只能列举人们各种不同的观点”(P.162二段倒2-1),而这个是历史性的工具书中可以看到的,即“人们的观点是如何变迁的”(人们关于道德问题和人类未来问题的观点在不同历史时期是如何不同的)。作者认为这两类问题在工具书中可以找到答案,因为百科全书也可以报道观点,但要清楚标明分别是哪些人的主张(P.162二段6-8行)。不过事实上很少能在百科全书上找到这两类问题的答案,除了历史性的工具书以外。
###两个改变
1. 读书要仔细,不求快,每次拿出3-4小时分析阅读,不放过任何一个不懂的词和句子。
前后对比,特别是同一个词,在不同句子中含义不同。
2. 对于不懂的地方,先记下,参与共读活动,与其他书友讨论。
###一个行动
将自己提问的理解和自己的翻译发给永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