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给自己定下这么一个小目标——每一本看过的书,只有自己确有收获,有所共鸣,就应该把这些点滴记录下来,一方面以写促读,促思,另一方面也算是练笔了。这个读书笔记也算一个吧。
读钱梦龙老师的《钱梦龙与导读艺术》,给我一种醍醐灌顶之感,我以前是“闻其名不知其实”,甚至有点大名“磨耳朵”却又不以为然的感觉(惭愧惭愧,估计没见过世面又不读书的人就是我这样的浅薄)。对钱老师提出来的“三主”“三式”只是停留在字面上的了解,根本就不明白里面的精髓。今天一读,才惊觉,原来以前的自己错过了那么实用、丰富又切实可行的教学思想!真是有点错过了五百万的感觉~~~至今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在我求学和刚毕业的那些年里,我就从来没有听说过钱梦龙老师?还是我其实听说过了,但只是道听途说,印象不深?不管怎么说,我被动的读书观、学习观难辞其咎,这也一直影响了我之后的教学观。感谢钱老师,从根本上颠覆了我一直以来的错误认识。
钱老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很丰富,我感觉我只体会到了一些皮毛,但没关系,我先把这些皮毛记录下来,以后再择机慢慢体会。我准备从教师的角度入手,谈谈我从钱老师处得到的启示。
首先是学习观。在做教师前,我们都曾是学生,那时我们是怎么学习的呢?钱老师充分发掘了他的学习经验,得出了“自学”是学好语文的好办法这个结论,并且把这个“自学”发扬光大,引导学生也自学,还有一整套引导自学的方法。我也想回顾一下我的学习观,其实我学习语文的过程乏善可陈,但对课堂上老师的“灌输”是深恶痛绝的(但不知不觉就走了老师的老路),我没有学会“自学”,以至于我至今也没有大面积独立处理教材的实践,我估计这个能力也不足。可见,“自学”首先应该是老师的本领,然后“授人以渔”,再把这种本领传授给学生,而不是知识。
1.到底该怎么自学?怎么教授自学呢?
先读文章,反反复复地读,朗读、默诵、圈点、批注,都行(但其实,目前,我似乎只学会了分层、总括、鉴赏等考试套路式的阅读),要“品”出味儿(这个味儿是什么味儿,我觉得实在难以琢磨,因为我有时候读文章好恶感很明显,对教材里的文章会有臧否,就学生而言,好恶都好说,但作为教师,就需要再琢磨深入了),才决定教什么和怎么教。
再插入一点容易引起我的误会的地方,或者说我以前有些困惑的地方——自读是课外阅读么?从这本书里的论述来看,不是的。钱老师是在课堂上专门给学生留出了自读的时间,让学生专心读书,自己揣摩的。当然这个自读也是有控制的,就是“自读五格”——“认读感知(字词积累,把握大意)、”“辩体解题”(对文章文体的辨别,对题目的解析)、“定向问答”(着重思维活动,就经典的三个方面提问: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深思质疑”(学会提问题)、“复述整理”(零星体会再总结,或分类归纳,形成整体认识)
2.教什么?
不是把自己的认识教给学生,而是把自己读文章的思路和方法教给学生,鼓励学生自求理解,领悟读书之法。比如自己阅读遇到难点的地方,设身处地,就可以设计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或者讲一讲自己读文章的诀窍;自己爱朗读,也可以指导学生朗读;自己会写心得,也鼓励学生写;鼓励学生多读书……不一而足,总之,教的都是从学生角度出发,教的精彩在过程。
3.教师为主导,怎么“导”?
组织——组织教学过程(我觉得这个是大纲,是整体设计),然后是引导,激励,最后是讲授。
导是一个过程,可以说“三主”的实践精髓都体现在“导”的设计和过程里了,但这个却很难说明白(目前对我来说是这样的),还需要我揣摩体会。比如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审美欲(学习内驱力),等等,但我还是觉得体会不太深,如同天上的云,一忽远一忽近。
总体来说,作为教师,不能停下阅读和写作的脚步,这是内在的要求;也不能停下钻研学生和钻研教学艺术的脚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做到钱梦龙老师之万一。要不然,就是走错了路,无论怎么努力,估计都是“南辕北辙”了。从自我出发,从学生出发,就是这么简单,就是这么值得一辈子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