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分享李清照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小令非常有名,但是字数非常少,只有33个字。宋词并不以字数多少论英雄,这首小令,经过了九百多年的历史检验,经过了无数读者的阅读筛选,已经成为经典宋词中的名篇,更是李清照流传至今的四五十首作品中知名度极高的作品之一。特别是“绿肥红瘦”这四个字,不但受到历代文人的激赏,而且今天已经成为最有故事性、最有文学特色的少数成语之一。
我们先看前两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写昨天晚上一场暴风骤雨让李清照心情郁闷,喝了很多酒来消解内心的郁闷。酒后大睡一夜,第二天早上醒来,酒劲还没过去,注意的是这里的“雨疏风骤”的疏,不是小,是疏狂,雨疏风骤就是风雨交加。浓睡,是沉睡,呼呼大睡,但是浓睡一夜,早上竟然残酒未醒,可见酒起的作用不小。昨晚这顿酒应当说是酩酊大醉了。李清照前一天晚上,为什么要喝得酩酊大醉呢?在这首词中写得很隐晦,但是隐晦和能不能发现是两回事,我们从哪里可以发现李清照喝得酩酊大醉的原因呢?从她第二天醒后的第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因为她第二天醒后第一句话就问,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一问一答和《点绛唇·蹴罢秋千》那个偶遇小男生惊慌失措的少女表现不一样,和她与赵明诚婚后别离时的刻骨铭心的相思不一样。应当说这首词啊,也是写于婚后独居之时,赵明诚不在身边,身边只有一位侍奉她的卷帘女,就是那个卷帘的女孩子在整理房间。因此,残酒未醒的李清照看到卷帘的女子,马上就问:院里的海棠花怎么样了?正是这句问话,却偏偏没有写到这首词中。而且暗含在卷帘女子的回答之中,这叫以答代问,这是诗中间节省篇幅加快情节推进的重要方法。
当然,卷帘的女孩子,并不知道李清照为什么头一天晚上喝那么多酒,也不知道李清照残酒未醒时第一句就问院中的海棠花是什么意思,她看都没有看院里的海棠,随口就答海棠依旧。卷帘女的回答很正常,因为她的文化修养,她的人生经历,她的家庭地位,她的感情,都让她从未关注过院里的海棠花,对昨夜的狂风骤雨也没有细腻的感受,因此主人问随口就答海棠依旧。
但是,我们从李清照因酒而沉睡一夜,残酒未醒的早晨第一句问话可以推测,李清照对院中的海棠花那可以说是关怀备至。作者头一天晚上之所以酩酊大醉,真实的原因也是因为昨夜的风疏雨骤,对院中的海棠花的致命摧残,让李清照非常郁闷,她对苍天无能为力,只能以酒浇愁,但对整整一夜都遭受狂风暴雨打击的海棠花却不懂能无动于衷。惜花怜花伤花,让她感到自己也如一朵无端遭受风雨欺凌的海棠花,完全无力掌握自己的命运,正像《红楼梦》中黛玉《葬花吟》所咏:花谢花飞花满天,红绡香断有谁怜,明媚鲜艳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因此,李清照第一次在词中很不客气的对侍女吼起来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你知道吗?你知道吗?红花落了,绿叶飞了,这个词写到这儿戛然而止,李清照惜花惜酒,醉醒问花,问后大吼,其实都是为了饱受风雨摧残一夜的海棠花。那么李清照为什么对普普通通的海棠花如此上心呢?因为以花喻人是中国文人创作的一个传统,古往今来,以花喻人的诗非常多,其中最有名的是唐代杜秋娘的《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首名诗,击中人们心中最柔软部分的是花如人,人如花,人生易老,珍惜少年,花开有时,当折须折。正像诗中“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让李清照无限的伤怀,,惜花就是惜己啊,伤时也就是伤己,自己就像是海棠花一样,在与赵明诚的分别之中,一天天将自己的青春耗干耗尽,也正像《红楼梦》中林黛玉在《葬花吟》中所唱: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其实海棠花是一种普通的花,并非名花,苏轼曾经为海棠花写过一首诗,题目就叫《海棠》,这首诗只有四句: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惧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痴情海棠花,唯恐海棠在夜色中睡去,竟然异想天开的要点亮红烛让海棠千万别睡着。苏轼珍惜海棠花,是因为海棠花蓄积了很长时间的能量,才迎来了短暂的绽开的时光,一旦睡去,岂不是太可惜了么?
李清照珍惜海棠花胜过苏轼,因为李清照在海棠花的身上,寄托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在李清照的眼中,海棠花不仅是花,而且是生命的载体,她不希望自己年轻的生命像海棠花一样尚未盛开尚未绽放,就在风雨中结束了。因此这首小词比起大名鼎鼎的苏轼的《海棠》诗毫不逊色,甚而过之。
最后,让我们再重温一下李清照这首名作《逐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