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保持一颗十八岁的心,以及八十岁的淡然。
现在的小城里也有我的一盏灯,一个人,还有一个孩子,人最多的还是牵绊,因为牵绊所以变得柔软。
当年岁有加时,突然发现心就变得随意了。
会更爱屋檐下的人,更关心健康与舒适,爱沉默,也爱笑。再不会盼着有人如期归来,但却更懂别离。这中间究竟经历了什么也忘得一干二净,不爱追究了。学会了即时的表达,长了脾气,也抑了本性。越来越成为一个世俗的人,沾着金钱气,也沾着烟火气,突然发现这样的自己很好,少了争,多了执,少了幼稚,多了成熟。
学生在作文中写到:人应该有颗随遇而安的心。是啊,不管在哪生活,也只不过是借了一方天地暂住罢了,有则有,没有则弃,如果舍了一切去追求一套房子或者一个人,我都认为不值得。
初来这个小城的时候,途经菜市场,看到卖菜的在吆喝,买菜的在挑拣,大家都在为生计奔波,忽而觉得这个地方挺好的,人面和善,道路也不拥堵。
后来真的在这里安居下来的时候却慌了心,总觉得自己比起那些义无反顾投身大城市的同学们要差了好大一截,能力和勇气。这种心浮气躁的日子持续了好几年,那几年的精神状态差到不行,始终没能跳出小城,直至结了婚,还会因此跟某人争吵,现在想想,自己当初又哪来的傲娇的资本呢?嘴上说,脑中想,要努力,实际上却完全没有执行力,连坐下来静静看几页书的能力似乎都消失殆尽了,那种迷茫又无能的感觉也许每个人都遇到过吧。
小时候写文章的时候总爱写坐看天边云卷云舒,总爱写从容淡静,但彼时的自己,根本不见沉淀下来,现在想想,当初那个空洞又暴躁的自己是可怕的。
人在这世上,不过一叶扁舟,飘飘荡荡,天地沙鸥。有所倚时便休憩一会,无所倚时便继续前进,湖水大部分时候都是宁静可人的。如今好像真的看淡了许多事,觉得小城也安逸了起来,成了我的归依之所,小城里也有我的一盏灯,一个人,还有一个孩子,人最多的还是牵绊,因为牵绊所以变得柔软。牵绊是我安定下来的理由。
要有颗随遇而安的心,若有资本,就走的远些,若无资本,就活的快乐些,总归都是生活。永远保持一颗十八岁的心,以及八十岁的淡然。熙熙攘攘皆为利,嘈嘈杂杂皆为情,有幸成为人群中的一员,奔走,努力,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