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也篇
6.14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翻译】
子游在武城做宰。孔子说:“你在那里求得人才了吗?”子游回答说:“有个名叫澹台灭明的人,从不走小道捷径,不是公事,从不到我屋中来。”
【解读】
澹台灭明,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后来也是孔子的学生。
澹台灭明行不由径,意思是他从不抄小道,不走捷径。只是循规蹈矩走自己该走的路。
这需要一定的定力和勇气,行不由径,是君子的一个标志,能够反映出他遵守规矩,不违背礼法准则。
孔子极为重视和发现贤才、使用人才,他赞许的有仁德有正直品质的贤才。
孔子问子游的这段话,就是表彰澹台灭明为人奉公守法,且有所不为的高尚品格。
同时也反映出孔子举贤才的标准:任用正直诚实、公私分明的人。
与您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