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当我站在北大图书馆浩如烟海的书山面前,依然会想起独自上街在地摊上看一下午杂书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年,泮水还是一个10分钟能走完的小镇,每到农历尾数4和9的集市,十里八乡的人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汇集在这条土路。摆摊的老大爷10点就按时支开架子,把从家里带来的各式各样的书都摆出来,而我,会守在那里等开市,在边上一坐,翻上一天书,等散场歇摊。
初二时,吴昌荣老师直接让我从书柜挑书看。我一口气抱了一大摞回去。印象深刻的是我们的对话。我告诉他《变形记》看完之后晚上做噩梦,自己也变成了一只虫子,他取笑我胆子太小;还有我说《红楼梦》看了好几遍都看不下去,他说等你上大学就能看懂了。我一直没告诉他高中一毕业就买了一本《红楼梦》,然后至今也只看到黛玉进贾府,他要知道,又该要取笑我心不静不能读书了。
高中的我对《雪国》那种轻飘飘的雾哀无感,勉强在行知书店地下室站着看完了《挪威的森林》。受班长影响,喜好武侠江湖豪气,硬是偷着光熬夜看了好几遍《射雕英雄传》,期待有一天也白衣金带,歌声袅绕,划着小船出现在意中人面前。
那时候的阅读,书虽不多,却依然带我进入新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我安静、纯粹,肆无忌惮,无知无畏。
工作之后,开始有功利心的看书。互联网是新兴行业,很多经验和理论还未形成系统化知识体系,一不小心就陷入“书皮学”的陷阱。好在我可以通过目录和开头两页就可以迅速止损。后来,开始只看朋友推荐的书,开始挑剔出版社,看诗之后,更是看重翻译版本。
这时候阅读给我开启的世界,越发广阔无垠,让我沉醉其中,往前走一步,发现无知得更多,就越发的敬畏经典。
年初制定的50本计划,已经超额完成。大部分的书,多少提供了一些视角和思路,中规中矩。只有少部分的书,非常经典。
其中的5本书,我有过反复阅读和深入思考。从中,我开始去学习作者如何组织文章,开始去寻找当时当刻的情绪出发,也开始深度思考基础逻辑。精心挑选推荐如下,附上豆瓣评分,仅做参考。
1.《古文观止》
若无需看注释,可选择原版,微信读书的同学可以选择中国华侨出版社 青石主编的《新编全注全译古文观止》。
对比了微信读书很多版本,数这个版本最适合阅读,优势在于有题解和集评。题解告诉读者文章写作的背景,集评搜集了部分后人的评价,前者帮助了解来处,后者通晓妙处。
原书选录了自先秦到明朝末年的二百余名篇佳作,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兼顾不同流派和风格。其中《战国策》善于述事明理,大量运用寓言、比喻,语言生动,富于文采。而《史记》重叙事绘人,重因果,有层次,章法、句式都有其独到之处。《古文观止》选取的都是各部头中的经典,基本都值得阅读记诵,反复提炼精髓。
这本书特别适合学习写作、练习写作的同学斟酌和精读,强烈推荐。
2. 《三国演义》
也许很多人跟我一样,在很小的时候就看过好几遍。时隔多年,当我只记得零星片段和英雄情节时,偶然在微信读书听李庆丰老师讲书,又重生了一番体验,证实了那句话“老不看三国”。
已经很熟悉的情节,再一次听,会有多层次的感悟。听刘备颠沛流离,四十多岁才得遇孔明,年轻的时候觉得创业要坚持怎么开始都不算晚,良禽择木而栖真是人生一大幸事,现在更能体会水镜先生所说的“不得其时”;听周瑜意气风发突然殒命,诸葛秋风五丈原“悠悠苍天,曷此其极”,以前只觉得可惜了英雄命短,现在听着听着在地铁里在路上都忍不住泪如雨下,心想我们每个人都会如此,命不予我,何其无奈。
多了很多面对命运的无力感,也更理解也许每个人当下的每个选择都有其必然性和值得理解的地方。
经典总是常读常新,准备明年再看一遍文字版,再对着《三国志》跟家属好好学习探讨一下,也许对识人用人以及机制策略的能力提升有所助益。
3.《小径分叉的花园》
因为看了《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喜欢上了聂鲁达,买了他的自传《我坦言我曾历经沧桑》。或许因为都是拉美作家,京东给我推荐了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叉的花园》。
书到手之后,薄得不能再薄,以为是诗歌,一两个小时应该就可以读完,结果一读就停不下来,而且读了一整天,连带着读完了《另一个,同一个》、《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他喜欢时间和空间的轮回与停顿、梦境和现实的转换、幻想和真实之间的界限连通、死亡和生命的共时存在、象征和符号的神秘暗示。
这本书由好几个小说组成,坦白说我确实没太看懂,但最后一篇,不是非常透却很喜欢,相当的烧脑。有一种很生动的说法是:“他的散文读起来像小说;他的小说是诗;他的诗歌又往往使人觉得像散文”。
准备把他其他的书都看一下,深入了解一下博尔赫斯的生平,兴许能读懂更多他这些如数学一样简洁的文笔构成的文字。
4. 《巷说百物语》
年初重温电影《罗生门》,看了芥川龙之介的原著《罗生门》。如果京东没有因此给我推荐京极夏彦的《巷说百物语》,可能此处推荐就变成了《罗生门》。
日本一直喜欢各种光怪陆离的故事,《世界奇妙物语》让你毛骨悚然的同时也给你很多惊奇的思路。而《巷说百物语》中,主要靠三人串起一个个故事:人情练达的诈术师又市、妩媚婀娜的艺伎阿银、行事老辣的海盗治平。不做剧透,以免丢失惊喜。
通篇描写流畅,文字细腻,文章看似都写怪力乱神,实际都是世人心魔作祟。原版推出之后大受好评,系列作品《续巷说百物语》、《后巷说百物语》、《前巷说百物语》和《西巷说百物语》相继问世,其中《后巷说百物语》更是拿下了直木奖。直木奖虽然奖金很少,但也算是文学青年的进身之阶,东野圭吾就曾在05年以《嫌疑犯X的献身》拿过此奖。
京极夏彦也是一个推理作家,明年准备把已经买好的《姑获鸟之夏》看完。然后系统整理一下推理小说,从奎因到阿婆,从爱伦坡到哈米特,从古畑任三郎到控方证人。
5. 《众病之王:癌症传》
作者花了6年的时间,通过翔实的历史资料、专业文献、媒体文章以及患者专访,梳理了癌症的发现、发展,医学研究者和众多社会力量如何对抗癌症、研究癌症以及预防癌症的历史。非常简洁易读。书中有很多实验和案例,也给了我很多启示。
其中一个是:科学的进步,需要拥有广博视野的人。即当你足够专业时,要懂得在适当的时机站出来从外围或者全局看事情。否则钻研必须的深入反而容易成为突破或者进步的瓶颈。
第二个也是最重要的是:学会面对“不确定性”。所有人都希望实验,但没人希望自己身先士卒。好的理论会产生有风险的预测,而每一个小的确定都需要很长的时间,一年甚至是十年。在每一个探索阶段,理论研究有不确定性,无数个分岔只有走对了才能有出路;实验结果也因为个体差异可能与预期不符,做好患者的心理建设,比实验结果本身来得更重要也更为关键。
整理之后我发现,这5本书,都是不经意的遇见,甚至很多是环环相扣引导而来。我越发明白梁文道所讲的,经典的文化价值在于你不用读它,它的观念和意识会自动包围你,成为你观察世界思考事物的背景。而这每一本经典,势必也会指向更深的经典,更广阔的天地。
有一些没有入选5本经典的书籍,也值得大家阅读,比如开拓视野的《经济发展理论》、提升对专业认知的《智能商业》,同样潸然泪下的《浮生六记》和《步履不停》。第一本是经典却还没有读完,后面三本不算特别经典,却也能帮助我更好的看待、理解这个世界,热爱当下的生活。
所以,你的2018,又有什么好书推荐呢?留言推荐书目的同学,不妨我们交换一些已经读过的书,互通有无?
btw,大家元旦快乐,新的一年,能有更多期待、更多收获。明年再见,爱你们~
走南闯北小黑妞
离经不叛道,特立不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