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什么日子
起床:05:00
就寝:22:45
天气:阴10°
心情:一般
纪念日:任务清单(本周每日,昨日完成情况完成打√)
1.阅读/听书(樊登):27min/日✔
2..晨间日记日更(时间:05:50—05:59)
3.每日听书:认知方法论✔
4.周一三五论文相关✔
除上任务其他最重要的事:()
1.摸索论文学习开始要看的资料《循证实践》
2.3.无
改进:无。
习惯养成:晨练,日更,时间记录
4月目标
1.整月日更—
2.精读《思辨与立场》—
3.泛读《自下而上》—
4.电影2次,聚餐2—3次,父母电话2次
5.会议论文1篇
周目标·(四月第1周)完成进度
①一本新书《自下而上》②精读《思辨与立场》
③参加打卡瑜伽14天计划
④聚餐一次,给父亲电话一次
⑤本周每日专注:思考过程
学习·信息·阅读
1.mint2.阅读《思辨与立场》:
①认知谦逊:意识到我们知识的局限性,包括对周围环境保持敏感。在这些环境中,由于天生色自我中心性,可能陷入自我蒙蔽。认知谦逊也使我们注意到自己观点的偏差、成见及局限。
②认知自负:人类固有的自我中心倾向。自己懂得比实际知道的多,思维从不出错,不需要提升和学习,所见所闻都是事实。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信念、误解、成见、错觉、迷思,所接受的宣传和无知。缺失公平性。
3.认知方法论:
①第一节课我们提出了一个概念,叫“认知的播放状态”,指的是一种丧失了思考能力,以固定的程序应对外界变化的状态。
②第二节我们讲了认知的四种特性,分别是:不确定性、模糊性、易变性和复杂性,简称VUCA 。正因为认知也存在这四种状态,我们才需要客观化的工具,需要警惕播放状态。
③第三节我们讲的是认知的辩证法。这种特殊意义的辩证法有两个特点,第一,它是一个对话,第二,它必须产生增量,这两点,就是我们在日常的沟通学习中需要注意的两点,如果丢掉了这两点,沟通不仅不会产生增量,还会陷入到无谓的争吵中。
④最后一节我们重点讲了一个法则叫“拉波波特法则”。共识的达成是有认知增量。
健康·饮食·锻炼(完成打√)
1.瑜伽✔(14天计划day 1)
2.早餐:全麦法棍100g +坚果个+金桔3个+普洱茶✔
3.昨日晚餐:紫薯粥+苹果1个+坚果数个(太多!!!)
人际·家人·朋友
和琳交换看法,感觉舒畅多了,承认自身的局限和心胸随着环境有所改变。工作·思考
无昨日最美好的三件事+今日关注
1.投入学习;
2.和琳倾诉;
3.和军平共同学习,互相促进;
专注:思考过程(有无认知谦逊和自负)
今日专注(前一日):对当日发生这件事的思考:①事件:听到要报带教老师,但是并没有通知我,我很生气,觉得不被重视。哼,她从来都是这样,什么事都不公开,偷偷摸摸,格局小。
②反思:好吧!之所以没有通知我,可能是我并没有科研成果,不符合要求,虽然有点生气,但是原因还是在自己。接下来还是要提升自己,加紧科研的学习。
③在开始的思维中有偏见,有抱怨,有错觉。
情绪感受:(前一日):上午因为带教老师没有告知我,但是我侧面听到了,瞬间感觉很不满,有点生气,不过自己很快觉知到自己的情绪,为平复情绪,到值班室自己静了静,同时减少和同事的交流,以免情绪转移爆发,但是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一直有一种很不爽,不能集住精力的情况存在。中午和同事吃饭,本来想一个人吃,后来还是一起去了,但是话少 不过情绪慢慢缓解。这种情绪是:不满、嫉妒、被忽略的痛苦等杂糅。
身体的感受:(前一日):无不适。
思考·创意·未来(随时思考/昨日学习后思考)
如何表达不满
虽然知道心胸要开阔,虽然也觉得自己还是心胸很开阔的了。但是面对有些时刻,那种不满还是会冒粗来今天看到一个公式:情绪=现实—期待。但凡有情绪,一定是期待不合理。可是目前是期待的确的对之最正常的要求,但是只能呵呵了。简直了。无知无能却不自知的人,又还要领导你。
我不知道如何表达这种看法。如果是亲近的人,我会直接指出其不足带来的对自身的影响,对团队的影响,以及累积的不好的长期影响。但是面对一个愚蠢且不自知的人,如何开口呢?有必要开口吗?但是不开口,是不是又是另一种自私。一种不为团体利益考虑的自私!(思考:只是客观觉得其做法不对吗?如果换成自己,是不是就接受了呢,会不会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行为呢?)
今天学习了认知谦逊和认知自负。我知道自身的局限和不足以及思维的狭隘。有时候可能在成见的基础上看待或评价某人,所以要逐步改进。要建立在公平公允的基础之上,找出问题,寻求好的解决方法和策略,最终解决问题。在过程中做到高效沟通和问题的完美解决。现在我还是缺乏高效沟通的能力。在学习了“拉波波特法则”之后,感觉这个对于沟通很好,要在实践中多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