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非厚,淡非薄

得空话茶

有一种说法:越贵的茶,口感越淡。

这个判断不仅仅是字面意思,需要理解茶叶的“浓淡程度”和“饱满程度”。俗话说“浓非厚,淡非薄”,浓淡程度和饱满程度,就好比老火炖的老汤和刷锅水汤,差别巨大。

茶的滋味分为两个方面,浓淡和单薄厚实

茶汤的浓淡与置茶量和冲泡时间有关,茶叶放的太多,浸泡的时间太久,茶汤自然会浓郁,出现苦涩之味也正常。但是浓并不代表“厚”,只是味道上的浓。

六大茶类里不管是什么茶,茶的内含物质越丰富,滋味就会越厚实,内含物质才是鉴定一款茶是否优秀的基础。茶内含物质的多少与种植区的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厚实的茶,无论冲泡是浓是淡,品饮时都可以给人一种汤水有“内容”的感觉。

再看那些单薄的茶汤,虽然喝起来苦涩茶浓味重,但是把茶汤含在嘴里细细品味,会感觉这茶汤有“空”的感觉,大家喝喝袋泡茶就知道了,虽然冲泡出来的茶汤很是香浓,但是滋味却是单薄寡淡,味道上的层次感更是谈不上。

对于茶汤的厚薄辨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比耐泡程度。

用恰当的冲泡技法,犹如剥洋葱一般一层层将茶的味道展露出来。好的种植区所出的原料和优秀的制作工艺,在不断的冲泡中,滋味虽会逐渐淡下来,但是依然能从茶汤中喝到其滋味,较为一般的茶,头几道香味散去之后,能品到的只剩水味。

喜欢喝浓茶不一定是重口味

大多数人没有分清浓和重之间的区别,泡浓、泡苦不一定就是重,喜欢喝又厚又浓的茶,才是真的重口味。

若没有技法的支撑,平时泡茶不要太浓,对胃不好,而且也不容易识别出真正“厚实”的茶。

浓淡都能喝出来,但是薄和厚,要想喝出区别来,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要靠肌肉式记忆,靠舌头去感受,靠脑子记忆。哪天能把“浓淡”、“薄厚”这两方面喝明白了,才算是真正的识味入门,茶的薄厚一点都不玄乎,它是可以比较出来的,但还需用心仔细去感受。



得空话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茶原为中国南方的嘉木,茶叶是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中国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9,191评论 0 7
  • 在大多数人眼中,我是一个对家庭有点“冷漠”的小孩,上大学后很少回家,从不念叨想家,一个人在外生活,除非有...
    初段暮年阅读 693评论 0 0
  • 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大多数时候我好像并不清楚。也许是我浑浑噩噩,也可能感觉总是模棱两可。你会对喜欢的人咄咄逼人吗...
    程平阅读 844评论 4 3
  • 学习Mysql ,每日做一道数据库题目,文章仅用做做题记录用途。--章记 文章目录:题目要求--分析具体实现--动...
    EmilyCH阅读 228评论 0 0
  • 刚过了中秋的微凉夜晚,又有窗外的风雨声烘托气氛,此刻最适合窝在床上看书,补偿一下每天被手机快餐填到营养不良的大脑和...
    June风雨故人来阅读 244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