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了中秋的微凉夜晚,又有窗外的风雨声烘托气氛,此刻最适合窝在床上看书,补偿一下每天被手机快餐填到营养不良的大脑和匮乏身心。
翻了会儿十五六年前买的巴尔扎克中短篇小说集,一篇“红房子旅馆”读完只有三字感言:没看懂。哦,原来现在的我已经看不懂之前看过的书了。
突然想起今年生日前一天在闺蜜家吃饭,闺蜜对她家宝说,明天阿姨生日呢,你生日阿姨给你送蛋糕了,你准备怎么表现?
宝儿一脸大气的答道:“送你个礼物吧,你想要啥,我给你买!”
感动的稀里哗啦的我一脸矫情;那你觉得我需要什么礼物?
宝儿:“送你个手机吧!”
我懵了,问,为什么?
宝答“因为你们喜欢手机呀!” ……
感动之余更多的是惭愧,我们在孩子有样学样的阶段都做了些什么榜样。
闺蜜家的宝还算没受什么影响,大人达成一致在他面前除了工作沟通需要不抠手机的,所以他也不喜欢拿手机玩儿。可有些孩子却是从不会说话起就能玩转每一个按键和图标……
父母就开始一边烦恼孩子玩电子产品伤眼睛,一边又觉得给他个IPAD就不吵不闹乖上大半天挺省心的,还自我安慰看动画玩游戏不还能增长见识呢!
原来,我们早忘了世上还有“书”,更忘了可以陪他看书带他买书,忘了可以为他讲故事一起分享彼此的心得,一起看看目前双脚不能及的世界……也许你会发现,他对书会有着天生的热爱呢。
直到现在我都一直记得小时候有过开书店的梦想。哦,不,当时是希望妈妈可以开个书店,甚至在路边有个书摊也行啊!
我对带字的东西产生兴趣应该是更早些时候。曾几何起,姥爷带着老花眼镜看书的身影在大字不认几个的我心中已然扎根,从认识一些画片和人物到觉得自己识字吵着要提前上学,可能也是为了学校有更多花花绿绿的纸张吧。
而真的入学后却已不满于自己能看的,开始偷偷翻姥爷的书,在一本讲岳飞的书中还不认识牛皋的“皋”时也能硬着头皮读完。再后来开始跟着去门口的书店买书借书,这也成了我放学后快速写作业的动力,于是一老一小各捧一本就互不干扰相安无事。
另外一种阅读的来源是小学三年级以后学校提供了一批可借阅的课外书,我甚至可以为其中某些书自己看过而感到骄傲,也会为了显摆把家里的书带很多去学校但赶上半夜教室失窃全部消失而伤心好久(现在想来竟然有人专门偷走我那些小学生看的各种故事童话莫非也是同道中人?而我那不到十岁的小身板是怎么带了十余本书去的也是段公案)
到上中学时似乎也还没有太多全民参与的娱乐项目,夏天的夜晚主干道两边的小摊位也没被城管驱赶,拉一根电线两盏灯就是一个小书摊,一排排好多家的翻过来看过去,最后用仅有可支配的钱把看不够舍不得放下的买回家,像宝贝一样攒起来。
再后来也许是路边摊不在了,也许是发现了更大的乐园,我开始转战几个固定的大小书店。因为平时住校,周末就恨不得整天泡在书店里,最差也是午饭后待到天黑才回家,且基本每次都会有收获。
可能当时家人眼中我也就这个爱好了(不像现在的孩子一样从幼儿园开始就报各种课外班),所以只要是和书有关的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上的花费,他们从来都是给了我很大的自由。
当时的实体书店不论规模大小,周末生意还是挺好的,站在书架前还需要时不时侧身给人让位置,当然视线一定是还在书上不移动的。
特有的油墨清香和纸质的触感让人常常忘了周围的空间,纵然是“沉醉不知归路”,没有欲望和浮躁的纯净世界也不需要沽酒买醉,而是酣然满足的小酌怡情。
我一直觉得开书店的老板大都是温文和善的,无论你翻多久买不买从来不介意,可能在他们眼里来看书的除了爱学习的孩子也至少都是可以相惜的同类吧,一个眼神和微笑就足以会心。
随着网络、电商、电子产品的充斥,曾经纯粹的小书店已慢慢消失,但记忆里依稀可见那些神思悠远却眼神清澈的懵懂少年,穿梭在一排排书架中的身影,毫不褪色。
而今的少年们早已长大,在每天忙碌穿梭之余似乎只剩下碎片化的阅读,各种重复的、矛盾的、鸡汤的、毒药的观点充斥在热闹的朋友圈,但再多的碎片也拼不起一段完整的思维,独立思考的能力消失殆尽,只好事事问度娘,时时刷微博,手指一点无限精彩却不过是怕被时代抛弃的寂寞。
提笔文思枯竭的这刻,多么怀念曾经翻开一页书时的笃定,无论多么久远的年代,多么不相干的世界,都能透过纸张和文字让人有种高山流水觅到知音的欣喜,他是印度的诗人也好,法国的小说家也罢,总会有似曾相识的情感宣泄与人性洞察。
这只不过才是是阅读的一部分而已。
可今天的很多孩子连这一部分也体会不到了,不是他喜欢电视喜欢电脑喜欢手机,是他在最初对一切新事物都充满兴趣时,没有从我们身上看到过阅读的乐趣,所以他说:
你们喜欢手机呀!
从此刻开始,放下手机,捧一本书,和他一起畅游另一个安静又丰盛的世界吧!你会发现,从孩童走来的你,竟不知他天生爱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