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万千米每秒是个什么概念?田径运动场上,那些被称为飞人的人,能够把一百米跑到十秒以内,平均算也就是一秒钟略大于十米。这几乎是人类躯干移动的极限速度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快并不是能快得没有极限。泰国野生大象发飙起来,时速能超过四十公里,超过了任何人类的奔跑速度,但按秒算,一秒钟依然不过十多米。而三十万千米每秒,是个什么概念?这是现代任何高科技不能达到的速度,而光以这个速度穿过空间,沿直线进去宇宙深处。
光的速度就有这么快,短短的一秒钟就到达了三十公里以外的地方,眨眼之间最原先的东西已经从视野中消失。现在公认的最快速度就是光速,也有和光速差不多的东西,比如引力波,但还没有哪种物质或者哪种东西以超过光速的速度在空间中移动。
光为什么能有这么快?如果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我想我资历不够学历不够专业知识也不够,我无权对此进行解释。但若从小说写作的角度进行解释,会有不一样的结论。光其实是一种波,整体上速度是恒定的,如果光速忽快忽慢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想光速不会在某一瞬间大过现有,而光速平常的恒定速度也会慢很多很多,仅仅因为速度忽大忽小而把恒定速度降下来了。
光是运行速度最快的东西,而人的生活中有许多关于慢的格言名言谚语俗语,比如慢工出细活。确实,手艺人最讲究这个,如果做一件工艺品的时候,心潮起起伏伏,手上毛毛躁躁,不能专注于细微的部分,那出来的产品,一定是次品。所以慢工出细活,不是没有道理的。
慢是慢,慢工出细活因为手艺的要求,可有类人的存在却是故意慢,没有必要慢,却故意慢,所谓的磨洋工就是这种人。磨洋工之人,并不是要制造出多高档的产品,也不是在钻研新技术而把进程拖慢了,而是纯粹混时间,用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在工作,一点敬业精神都没有,只不过为了拿到按小时数算的工资。
磨洋工之人不仅遭同事,更是遭老板唾弃,逮到了一般都会被开除。
好的小说,都是忽快忽慢,但有作品内部特有的节奏,不是随意地快,也不是随意地慢,只是因为写者的意图时而快时而慢,呈现出一种节奏中向前涌动的模式。
我并不太留心畅销小说,平时看的小说经典占多数,而经典作家对节奏这个问题的处理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节奏这个东西,就像水波一般,一粒石子落在水中,故事便发生了,然后水纹一圈一圈荡开,故事的前进就是水纹的荡开,而节奏就是那起起伏伏的波浪。
如果节奏处理得不好,并不代表这本小说不会畅销,但叙事性的内在美就很难完成了。没有节奏的小说,不足以成为精品小说,更不会得到评论家的青睐。
小说写作之中,该快的时候就快,该慢的时候就慢,不要刻意去快,也不要刻意去慢,快慢之中找到一种平衡,这便是小说中的节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