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杨广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受争议的皇帝之一,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昏君”,“暴君”,但是真正的情况是这样吗?
古代皇帝死后,都会有续任者给上任作出公正的评价,用来高度概括他的的生平,这就是谥号。但是这种盖棺定论真的靠谱吗?
一般认为,谥号在唐代之前还可以,唐代之后就不行了,为什么呢?
您看李世民的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一般谥号就一个字,两个字的都少见,他这个有多少,唐以后谥号越加越多,尤其是清朝,字多的你一口气都读不下来。
所以从唐朝开始谥号就不再靠谱了。正因如此,唐朝以前的皇帝多以谥号称,比如汉武帝,汉宣帝;唐以后的皇帝都以庙号称,比如,唐太宗,宋仁宗,因为唐以后的谥号,太特么长了。
谥号字数多是一方面,还有就是公允。看东汉的桓帝,一样的荒淫游乐无度,谥号是“桓”。《谥法》曰:“克敌服远曰桓。”汉桓帝一辈子就干了一件有用的事,大体上平息了羌乱,就给了个“桓”。
那么,隋炀帝杨广呢?唐高祖李渊给杨广的这个“炀”字谥号公允吗。《谥法》曰:“好内远礼曰炀”;“逆天虐民曰炀”。简单来说,就是淫乱,不守礼,虐民,这完全是评价过错,没有功绩啊。
按照唐高祖李渊给的这个谥号评价,那么说杨广是“暴君”、“昏君”,一点问题没有。我们历来所学的知识据此告诉我们,隋炀帝就是“暴君”、“昏君”,但是如果这个谥号本身就不公允呢。
我们且从杨广的履历中,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这个昏君的标准。除去在杨广未登基之前,平陈一统,平定江南高智慧的叛乱,发动对突厥的战争,这几次的战绩。杨广成就有三点:
1.营造东都,开凿运河。这两件事是同步进行的。
2.开创科举制,发展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方法。
3.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
每一点的具体内容,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了,开凿运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科举制度,沿用千年;亲征外夷,更是开疆拓土。他做的这些并不是每朝皇帝都能做到的。
一个朝代的君主,多数是平庸之辈,就可以延续百年,他们所得到的谥号无非是一个平谥,但凡有点成就就可以达到美谥,只有极个别的荒淫无道之君,亡国之君才给予恶谥。
“炀”就是恶谥,但杨广是荒淫无道之君吗,杨广荒淫,但不无道,他的确大肆修建了一些宫殿用于享乐,但是除此之外,他还有哪些荒淫之处呢?
他做的所有的大工程,开凿大运河,营造东都洛阳,三征高句丽,错误的就是滥用民力,虐民,但这只是他急于施展自己的抱负,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结果。
谁还能不犯点错误呢,汉武帝穷兵黩武,不一样虐民,只是他没亡国;秦始皇雄才大略,不一样虐民,只是他取消了别人给自己评价谥号的权利,差点在他手里亡国,但这不影响他们是千古一帝。
凭什么到了杨广这里,滥用民力,好大喜功,就给一个恶谥,扣上一个“昏君”,“暴君“的帽子呢?
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的王朝,很多人那这两个王朝做对比,因为他们都做了一些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改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使得后人对秦始皇和隋文帝的评价出奇的高。
但是,其实隋朝的很多改革措施都是发生在隋炀帝短短的15年间的,包括改官制,设五省、三台、五监、十六府,发展科举制度等,这都是从隋炀帝开始改革的。
唐朝沿用隋朝的改革成果,并进一步发展,才成为了盛唐气象。毫不夸张的说,杨广的成就可以和秦始皇媲美。就因为唐高祖李渊的一句恶意差评,他就成为了昏君,暴君,错过了成为千古一帝的机会,这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