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不喜欢凑热闹的人,通常来说,热播的电视剧,电影,我是不会去凑热闹看的。昨天,也是哪吒闹海了22天之后,带娃儿去看了。当时看完的感觉就是画面震撼,有质感有意义。
今天早上,和娃儿爹讨论这部电影,到底给了我们家长哪些启示,当时我脑子里灵光闪现,1234说了好几条,都被自己说服了,于是记录下来,分享给一样重视家庭子女教育的人,。
这部电影以传统故事为依托,反应了现实社会中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动漫的形式,用新立意讲述老故事,引发观众的思考,实乃良心之作。
我就以电影中的情节来对比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写一点自己的思考
一、被罩子封闭起来的环境
哪吒是魔丸转世,害怕他出去祸害百姓,太乙真人用一个大罩子把他的活动范围局限在了家里,于是孤独寂寞冷时时陪伴着他。
现实生活中,作为父母的我们,是不是也给孩子限定了范围?上学时把孩子局限在校园里,放学后,把孩子局限在家里。害怕车撞到,害怕有危险,即使孩子想要下楼玩一会儿,大人也要紧张兮兮地跟在后面。如果大人没有时间,那是绝对不允许孩子出门半步的,于是,电子设备成了孩子最好的朋友。游戏里的世界越来越吸引孩子,就像太乙真人的那副画一样,进到里面是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于是,孩子们渐渐放弃了用眼睛观察周围现实环境和现实世界的兴趣。
二、无人陪伴的孩子
电影中的哪吒是个独生子女,没有像传统神话中描述的那样还有两个哥哥。导演也是想来表现当下独生子女的孤独吧。哪吒的父母经常斩妖除魔,保一方百姓平安,忙于公事而疏于陪伴。这是不是像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每日疲于奔命在工作,事业上,早出晚归,为了家庭更好的生活而努力,晚上回到家中已是疲惫不堪,家中的孩子交给老人,或者交给电视、平板。休息个周末,只想赖在床上,对孩子去动物园,游乐场的需求一再拖延。
三、孩子的童年应该开心快乐,还是应该培养教育
哪吒的母亲认为,孩子只有3年的生命,作为父母应该辞去官职,带着哪吒游山玩水,让他开心快乐地度过几年的人生,而父亲则认为,教育最重要,不想在哪吒死后,还背着魔童的骂名。
童年固然无忧,为人父母也不愿孩子受苦受累,哪个宝宝不是妈妈手中的水晶球?捧着怕摔,含着怕化。有人说,孩子不属于我们,只是借由我们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不错,孩子固然不属于我们,但是,这个可爱的天使在挑选父母时为什么选择了我们?我们成为他的爸爸妈妈,不仅仅是个借壳生蛋的工具,而是要承担他成年前的教育。虽然,我们也是第一次成为父母,也从来没有学习过如何当一个合格的父母。但是,我们是成年人啊,我们有学习的能力,我们有肩上的责任,不能不用,也不能乱用。教育的过程也是自己承担责任,自我成长的过程。
四、让孩子自由探索世界,我们充当的是陪伴者的角色
哪吒用一个小伎俩,骗过守护者,跑到外面。一个单纯可爱的小朋友友好地和他打招呼,一脸烟熏妆,一副玩世不恭样子的哪吒,马上变得漂亮,喜笑颜开。通过一个回忆的小片段,让我们知道,孤独的他曾经多么渴望别人的理解。他内心是乐于助人的,他是渴望通过一次成功的伏魔,让父母及乡亲们来认可自己的。那次伏魔,让他认识了敖丙,把他当作唯一的朋友,但实际上,敖丙却是他未来的大敌。
我们做家长的,总是用成年人的成熟,用过来人的经验来替孩子判断,这件事对不对,这个人好不好,从而会阻止孩子去尝试,去经历,去感受。久而久之,他们可能会失去探索的兴趣,得不到成长中困难的历练,像一个大宝宝附着在我们身上,现实中的妈宝男就是这样吧。
五、掌握自主,我命由我不由天
最后,哪吒知道自己身世真相,必须要接受天雷之苦时,拼尽全身力气拯救陈唐关百姓,撕烂了父亲移花接木之符,不让父亲替他受天雷之苦,而且下跪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这是经历后的成熟,如果没有前期父亲的坚持教育,如果没有哪托出外惹事的经验,他不会有最后的开悟——我命由我不由天,命运不公,但我也要与命运做斗争,正如毛主席曾说的“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