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东遇见罗马
Jerash是中东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罗马古城,为继意大利庞贝之后最大规的罗马帝国遗迹,由此也号称为"中东庞贝"。公元前63年,罗马军队在大将庞培率领下,占领了杰拉什地区。也使得公元1至2世纪之间,杰拉什按照罗马建筑的风格得以建筑和发展。由几次强烈地震,9世纪,这一有着千年历史的罗马古城才消声匿迹,被黄沙掩埋。直到1806年,被德国旅行家欧里赫.贾斯比尔偶然发现,并于1925年,由约旦政府组织开掘,这才重见天日。
因其完整性,使得杰拉什成为散落于约旦的无数罗马建筑中,祭奠罗马昔日荣光的绝佳标本。入城首先迎面而来的就是,有着所有凯旋门统一宏伟造型的哈德良凯旋门,此门是公元129年至130年间为迎接罗马皇帝哈德良而建。《罗马帝国衰亡史》记述:“哈德良的生活几乎是始终处在永无止境的旅途之中。由于他具有多方面的,包括军人、政治家和学者的才能,他通过完成自己的职责便可以完全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完全不顾季节和气候的变化,他始终光着脚徒步在喀里多尼亚的雪地和上埃及的酷热的平原上行军;在他统治期间,帝国所有的省份没有一处不曾受到这位专制帝王的光临。”
哈德良凯旋门左侧是竞技场,古罗马人尚武,历来主张体格建设,运动竞技为主要生活内容,因此竞技场比比皆是。脑补了罗马式雕塑中肌肉饱满,动感十足的各色人物形象,我不禁露出了会心的微笑。继续向内,眼前却是为风沙和岁月摧残的巨大罗马城池,主要建筑有:罗马剧场,宙斯神庙,女王宮,阿尔忒弥斯神庙,水神殿等等。可以看出对于众神崇拜,以及由祭祀演变出的各类文化生活在古罗人心中的重要地位,他们几乎走到哪就将它们搬到了哪里,正像如今我们通过连琐网一个又一个复制着城市的模板。
在我最初读史时,曾想当然地以为不同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是固化在一定疆域时空中的东西。读书越多,了解越多,越发现觉它们之间的盘根错节,纵横交叉之处,正如古罗马文明发端于欧洲深处,随着历代君王开疆拓土进程开展,不停向外辐射,四下播撒下种子,居然也绵延千年,跨越万里而并未终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