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多云转晴(20~28℃)
1、打卡
①早(8:39):牛奶🥛、燕麦包、五黑芝麻丸
②午(12:25):米饭、鸡肉豆角炒花菜
③晚(19:50):重庆小面、茄子炒肉、腊肉洋葱炒西兰花、米饭
④加:陈皮糖、皇帝柑、苦荞片
2、独白
从今天开始,我只需要给我自己蒸早餐了,一个包子一瓶牛奶一个坚果丸子足够了。中午下班回来,我还是顺便问了一句00后室友有没有吃早餐,只是习惯而已,才会这样子。
只有每天晚上我才能安静下来思考自己真正想要思考的事情,追剧吃零食也是放松精神的一种方式。本来留给自己的时间就不多,所以我只想留着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陪我不想聊天的人唠嗑,我会觉得浪费时间。
办公室里总是需要那种活跃气氛的人,比如我们主管和其他几位账务主办,她们时不时的吐槽客户和聊聊生活里的各种八卦,让坐在另外一边忙碌的助理们也能乐呵好一阵子。我喜欢大家在办公室专心各自忙碌,也喜欢大家有一句没一句的搭话,人毕竟是群居动物,比起沉闷的环境,还是会更喜欢热闹一些的氛围吧。
我的第一部手机是因为高考结束后要查询高考成绩,爸妈才给买的。读大一时,我才学会使用淘宝。大学四年,我就没有对每年的双十一有多强烈的购物愿望,仅有的两三次也就是某年的双十一、双十二和618,买的一套护肤品、给弟弟妹妹和我自己买的良品铺子零食礼包,还有一个我忘记了买的是啥。毕业工作之后,也是如此,我根本没有那么强烈的抢购愿望。每年的双十一,身边的朋友们总是很激动,半夜掐点抢购于她们而言是再正常不过的,但半夜追剧刷抖音于我而言才是正常的。在我看来,这些特别的日子,有些物品是比平时降价了不少,在这些特殊时期里购买物品很容易提高大家的消费者剩余,但实质上它们更多的是人们给自己买很多东西设定的一个特殊理由。反正我想买东西啥时候都可以买,不想买的时候,双十一、双十二、618和各种传统节假日的降价销售都对我没有吸引力,我压根就不会去关注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一句话,想买的东西只是因为我需要,而不是我被那些东西需要。
今天下班后轮流到我和我的搭档办公室值日(扫地拖地之类的),所以我早上就去公司去的很早,上午的时间里,我把今天2/3的工作量都赶出来了,下午的4.5小时里,我就可以不用那么赶时间。为了早些值日完下班回宿舍做饭,今天我的工作总结写的比平时提前了大概20分钟,一切充足的准备只为不加班。
我今天上班和同事说的个税解释语速好快,中午下班好准时,吃午饭的速度好快,晚上下班走路的速度好快,做晚餐的速度好快,吃晚饭的速度好快,洗澡洗衣服吹头发速度好快…我今天一天都处在加快的状态里,别人看来是有些急躁的,自己才明白,我只是想要按时顺利完成自己计划的所有的任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