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都在喊口号,市场不景气,很难生存,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呼声。
为什么近几年出现了很多新兴品牌,突然崛起,难道老品牌的核心产品比不上一个新兴品牌,有可能是转型成功的老品牌,也有很多是新出现的新势力。
时代在变,市场在变,如果还停留在过往的成绩中,还停留在以往对市场的看法上,那必然是不景气的结果,再走下去必然被市场淘汰。
产品不一定比你好,价格卖得比你高,卖得比你好,这是为什么?
适应潮流,了解现阶段消费者心理,符合了时代需求,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显而易见但是做好的很少很少,总结起来就是思想固化,很难跳出来。
我们接触过很多品牌客户,老品牌,新品牌,还有新生代接手企业。
但是大部分我们分为三种客户:
第一种,你们做过类似的案例么?我个人感觉到困惑,理解但是不一定认可,做过与没有做过的区别在于哪里,难道做过就是专业的么?难道不想走一条适合自己品牌道路,而是去抄袭别人的东西,最后不伦不类。每一个品牌对于我们来说都应该是独一无二,功能需求不同,市场定位不同,消费群体不同,品牌理念不同,这些不同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重新开始,每一个案子过来,都是需要从零开始。其实无非就是缺少信任,但是人往往忘记了本质,做没做过相同的案例,没有一起合作过,都是未知。但是可以通过交流,了解到对方的思想,是不是可以把这个项目做好,几句话就可以辨识出,是不是专业人士,其余都可以作假。思想上得到认可,其余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第二种,想突破现有的市场格局,但是仅仅局限在想,实施的时候往往会有很多应该是这样,不应该是这样的,是谁告诉你,咖啡馆一定是喝咖啡的地方,已经被以往的惯性思维所束缚,最后做来做去,还是局限在以往和常规中。十几年前这个观念没毛病,稳妥。但是现今的时代,我只能说一句,您真的老了,这个信息横流的时代,人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超乎我们的想象,连乡下的年轻人都知道爱马仕是什么的时代,连农民都知道利用抖音快手实现脱贫致富的年代,你跟我说,我们是个小城市,不是你们大城市,这些接受不了的,最后的结果告诉你,不是他们就受不了而是你接受不了而已。商业看的是市场需求,而不是个人喜好与需求。
第三种,用人不疑,既然选择了合作,就完全信任,共同研讨,听得进建议,讲得出总结,肯为自己的选择买单,这样的客户定位清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每个人对于市场都有自己的见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变成自己想要的结果。我曾经问过一个客户,我们没有做过类似案例,你为什么这么信任我们,他回复的是“从我们的交谈中,你对市场的看法和见解,我想即使再不好,也不能坏到哪里去”。最后他用了二十万的设计费,短期博得了两千万的市场,回报率还是很可观的。即使走错了,损失二十万,只要可以承受就可以,走对了,回报率是长期的,这叫懂得投入与产出。不要去怀疑我们能不能做好,而是要对自己想做的这件事,有没有信心。
从事商业空间品牌形象设计十几年,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是,怎么利用个人的专业技能给信任我的客户带来改变与实际效益,这十几年来一直研究消费心理,市场变化,时代特性,商业性质的设计是极其具有挑战性,每一个项目到我们的手上都是一个学习与探讨的过程,了解品牌产品,了解品牌核心理念,了解品牌核心卖点,了解品牌市场定位,了解消费人群,分析选址地,分析周边环境,分析周边人群。我个人认为设计不是凭空想象,是建立在有效的数据之上为依托,根据得来的数据与资料提炼设计元素,利用形象可视化的语言,影响周边人群,传播与植入品牌记忆,最后得到短期与长期的市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