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日日夜夜的幻梦中呐喊着前辈的呐喊,遵循着前辈的信念;终将注定走出幻梦,走进肮脏、灰暗的动荡社会,去追寻爱与尊严;这代新人要比老一辈人更希望摆脱贫困,更崇尚成功,他们因此而愿意付出更多代价;他们长大成人,发现诸神皆死,百战俱殆,一切对人的信念也动摇了。”
——《人间天堂》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
当《人间天堂》这本菲茨杰拉德的处女座在1920.3.26日正式出版的那刻起,24岁的菲茨杰拉德就已经成为了让全世界关注的一代新人……
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一个拥有多重身份的人,他当然是著名作家;也是一位曾经痴情的丈夫,他和海明威的友谊保持了令人无法想象的长久,毕竟海明威的脾气是众所周知的“臭”,而他还是个不知节俭为何物的奢侈爱好者;
但是……
当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股市崩盘,华尔街的股价直线下跌的时候,菲茨杰拉德正在法国写他的长篇小说。外界盛传他与朋友的关系,他的事业和婚姻,全都处于风雨飘摇中……
他在莫里·卡拉汉和海明威的一次拳击比赛中计错了时间,导致海明威下巴中了几拳,也挫伤了司各特的自尊。当司各特意识到海明威连行踪都不情愿透露时,他的情绪就更低沉了。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依然保持着通信,但信中并不总是友好的了。在一封信中,欧内斯特称司各特是个“该死的傻子”,并恳请他“看在上帝分上”“抓紧写那个长篇小说吧”。
他当初全心全意深爱的女人,却是个挥霍无度,欲望难平之人,而想当然的做着上流社会的“闲人”的妻子,又是重病在身的妻子,让菲茨杰拉德更加债台高筑,负债累累。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出版并没有让菲茨杰拉德的名声如日中天,恰恰相反地是,这本书的反响一直平平。在菲茨杰拉德去世的后,出版社还堆积着不少卖不出去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菲茨杰拉德花钱如流水的性格加上重病的妻子,让他觉得生活更加地捉襟见肘,为了谋生,也因为对自己的自信,菲茨杰拉德选择再次出征好莱坞去做一个编剧。
当天才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时,当不得不为商业规则写下他自己都不喜欢的作品,而剧本又被卖出后的那份欣喜交加的时候,菲茨杰拉德其实一直在和自己做着搏斗,思想上的搏斗,命运上的搏斗。
好消息是,他的《夜色温柔》终于出版了。
在众人都将《了不起的盖茨比》视为菲茨杰拉德代表作的时候,他自己最为喜爱的却是《夜色温柔》。在他给女儿的信中,不无骄傲的展示着这本作品的封面。
而女儿的回信呢?我们无从得知,因为我只读到了菲茨杰拉德给女儿的信《你的懒惰让我愁肠百结》。
1
1936年,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在好莱坞挣钱养家。他的作品几乎在市面上找不到了。而妻子的重病,女儿的生活,都需要这位天才去为家庭而奋斗。
所以菲茨杰拉德只能在遥远的地方用写信遥遥陪伴着他青春叛逆期的女儿。
菲茨杰拉德的天才无需再多加赘述,这本《你的懒惰让我愁肠百结》给女儿的信,让我们看到了菲茨杰拉德的另一面——父亲的样子。
他担负着养家的重任,也担负着父亲的责任。他会和女儿生气,到天然的父爱会让他放下一切,去为了女儿安排一切:圣诞的舞会,暑假的欧洲之行……
菲茨杰拉德甘于奉献源于对女儿的无条件的爱。他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女儿的一切。她的作业,她的选课,她的阅读,人际关系,不厌其烦地为女儿写出要回信的人是哪些,在什么时间,乃至择偶标准。
无论对女儿多么“愤怒”,菲茨杰拉德的结尾永远都是“爱你的,最爱你的”父亲,如此温柔而又毫无保留地给予女儿一切的爱。
2
1938年曾经激发二十年代年轻人共鸣的《人间天堂》,在出版十八年后正式“绝版”。而菲茨杰拉德更为难过的是女儿的成绩令人如此无奈。
“对于懒惰,我绝不姑息!”这是一位父亲对女儿的“愤怒”和关爱。
1939年的菲茨杰拉落魄到要靠生拼硬凑赶写短篇小说、接一些电影剧本的地步。他就这样一次写一天,撑过几个星期,但依然坚持要供女儿念完瓦萨尔学院。
父爱是深沉的,菲茨杰拉德对女儿的爱是无处不在的。纵使他已经举步维艰,但依然不会让女儿难过。
他同女儿讨论济慈,海明威,亨利·詹姆斯,他对女儿提出写作的建议。
巍然厚重的敢情充斥在字里行间。温柔的底色展现无遗。
3
1940年,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搬进谢拉·格雷厄姆的公寓住。12月20日,他在努力写着小说的第六章,“这将是一本好书。也许能够让我们赚到足够多的钱离开好莱坞。”菲茨杰拉德自信地说,第二天,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心脏病突发去世……
而菲茨杰拉德在12月给女儿写的信中还在叮嘱她要立刻回信,不要拖延。不要把快乐从那个试图令你快乐的人那里偷走……
“我记得很久之前,我有个经常给我写信的女儿,可如今我不知道她去了哪里,也不知道她在做什么,所所以我坐在这里,听着普契尼:“有天她会写给来。”
”
菲茨杰拉德作为一个父亲的期盼,是女儿永远无法言说的痛楚。我们总会在经历了辜负,悔过后才明白: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楚。
也总会在最经历了孤独后才明白无依无靠的恐惧。
菲茨杰拉德为女儿留下了一封封家信,更多的父亲则只会把爱羞于表达地埋在心中,而甘愿消耗着自己的一切来托起子女的光芒。父爱是激发力量的精神源泉,是滋养心灵的情感甘露,是塑造优秀人格的教科书。
父亲的关怀是深沉而疏于张扬的、它使我们在沉静中感受温暖,为我们擎起明朗的晴空。纵使是丹青高手,也难以勾勒出父亲那坚挺的脊梁;即使是文学泰斗,也难以刻画尽父亲那不屈的精神;即使是海纳百川,也难以包罗尽父亲对儿女的情!
我的父亲总是说,“父母是上辈子欠下儿女的债,这辈子来还债的。”所以这辈子,我们的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从来没有一点怨言。这种爱在他们与我们的体内仿佛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习惯到他们不觉得是在付出,习惯到我们觉得是“理所当然”。于是,我们就在父母的“还债”中慢慢长大,享受着这份看似“平淡”的爱。在生活中,我们常看到“债主们”追在“欠债人”身后要债的情景,却发现没有一个“还债人”像我们父母那样,毫无保留,甚至是多出几十倍、几百倍的把“债”还给我们,而后我们明白了,父母所谓的“债”其实是对我们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