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性身份障碍,以往被称称之为多重人格障碍,在同一个人身上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身份或人格状态,这些不同的身份或人格状态通常被称作子人格戒者交替人格。
每个子人格都有独特的一组记忆、行为、思想以及情感。这些不同的子人格交替、反复地控制着患者的行为。通常有一个出现得比其他人格更频繁的子人格,称为主人格。患者不能回忆重要的个人问题,并且太广泛以致不能用通常的健忘来解释。
分离性身份障碍通常在儿童期开始发病,典型的是在5岁以前,在一段时间的被虐待经历之后开始,但多数病人都是在20~30多岁间首次被诊断出患有此症。很大一部分患者同时表现有其他的心理障碍,如药物滥用、抑郁、躯体化障碍及边缘人格障碍、惊恐发作、进食障碍等。
患者常出现幻听,而且当他们说自己的身体被不止一个人占据时常被认为是一种妄想,因此经常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不同的人格状态的转换可与环性心境波动相混淆,也会被误诊为双相障碍(快速循环型)。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V中关于分离性身份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
A. 存在2个或更多的以截然不同的人格状态为特征的身份瓦解,这个可能在某些文化中被描述为一种被(超自然的力量)占有的经验。身份的瓦解涉及明显的自我感和自我控制感的中断,伴随与情感、行为、意识、记忆、感知、认知和/或感觉运动相关的改变。这些体征和症状可能被他人观察到或由个体报告。
B. 回忆日常事件,重要的个人信息和/或创伤事件时,存在反复的空隙,它们与普通的健忘不一致。
C. 这些症状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方面功能方面的损害。
D. 该障碍并非一个广义的可接受的文化或宗教实践的一部分。
注:对于儿童,这些症状不能用假象玩伴或其他幻想的游戏来更好的解释。
E. 这些症状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例如,在酒精中毒过程中的黑晕或混乱行为)或其他躯体疾病(例如,复杂部分性癫痫)。
分离性身份障碍的症状可能有变化或减轻,但疾病本身不会自发缓解,药物会有助于缓解某些症状,但对疾病本质不起作用。
所有成功的治疗都是使用针对分离性身份障碍的特殊心理治疗,促成病人人格的整合。有些病人不愿意或拒绝人格整合,对于他们,治疗目标应放在促成病人各种人格间的协调性和合作性上,以减轻症状。
这种治疗十分艰巨和痛苦,各种人格间的相互作用暴露出病人所面临的危机,而病人对创伤性的记忆会感到痛苦。一次或多次住院可以帮助病人渡过困难时期,或者渡过其痛苦回忆时期。
催眠可以用来了解各种人格特征,促成彼此间的沟通,使得它们协调平稳。催眠也用来发掘创伤性经验,减轻它们的消极影响。
有时眼球运动失感觉和重新恢复试验(EMDR)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使病人回忆起创伤性经验,并将对自我的负性思维替代为积极的思维。
如果要达到将病人的人格整合,促成其和谐统一,恢复正常功能,完全消除症状的治疗目标,一般需要每周至少两次,持续3~6年的心理治疗,而人格整合是最为理想的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