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七月与安生》女主角获奖后我才第一次打开这部电影看。主角七月与安生,是闺蜜,是情敌,更是彼此的青春纪念册,一翻开,记录的全是彼此。电影末尾我也是几乎止不住眼泪,也不知道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被从前毫不感冒的青春电影所慢慢打动。可能是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心里的一些角落会因为铺满记忆变得越来越感性,感同身受的东西越来越多,那些记忆可能是你成长经历中的一部分,你会抛却脑后,却永远不会忘记。
丽是我的发小,同一间幼儿园毕业,跟七月与安生一样,我们是安静和活泼的代名词。丽跟我的名字很像,同姓,只差了最后那个字。我们一起长大,一起上学,一起在她家玩过家家,彼此的家人都认识了对方。刚上初一那会,老师念花名册时经常问我们是不是两姐妹,因为那时,他们都认为我们除了名字相像之外,长得也像。
记得学校外有家面包店,我们经常在那买面包,久了之后,老板娘认识了我们的名字,却还认不出我们俩谁是谁。老板娘和班里的同学说我们每天都形影不离,不知道的以为是姐妹。丽说:我们本来就是姐妹。
如果说七月与安生是在青春期发生交集,那我跟丽便是在青春期开始逐渐彼此偏离。
初中时,丽的家发生了一些变故,丽变得越来越令我难以理解,她开始在学校的捣蛋学生堆里小有名气,开始早恋,不顾他人非议在下课后的走廊跟男生拥抱一起。我的安份和她的不羁将我们之间的距离拉的越来越远。临近中考毕业时,她在走廊上一边后退一边挥手对我说:“要考上大学啊,考上大学后记得回来请我吃饭”。那时感觉丽好像在做一个很久的告别。毕业之后,我去了高中,她结束了学业生涯。
十七岁,我高二,她已经在城市打工两年,那年春节的大年初一晚上,她告诉我她有男朋友了,她在我房间里滋滋有味的对我撒着狗粮。我问她是否不再打算升学,她说考虑到未来会继续升学,她家人也会用行动支持她升学。
次年冬天,十一月底,我高三,突如其来的降温让整个校园被冷空气包围,下课后的走廊除了冷风空无一人,只有教室的笔尖热辣辣的。我收到来自丽的信息,她说她正在带小孩。在那之前,我们将近一年没联系。我问她帮谁带小孩,她说是她自己的。我以为她在开玩笑,没理她。
一节课后,她发来信息说她生了个男孩,正在广州坐月子。
再见她时她抱着一个小孩坐在家门口,我被她吓到了。一米六的身高瘦到只有七十多斤。 她告诉我她家人对她未婚先孕的行为十分嗤之以鼻,甚至不让她进家门。我问她有什么打算。她说日子久了家人会接受她的。当时的我无法说出任何鼓励她的话,也许我跟她家人一样吧。
“如果我知道你怀孕我会劝你放弃孩子”
“我已经预料到会得到所有人反对,但是为了孩子我永远不会后悔”。
那一刻,我仿佛觉得我们之间隔着一个世界在对话。高中毕业,我去了大学,我没有请她吃饭。
丽为孩子和老公操心,而我正在大学里按我的方式挥霍青春。大一时期,我去她出租屋里跟她吃饭,她开口闭口是孩子和老公,我很不在意的听着她诉说所有。看着那个她拼死保护的孩子,我一点也不觉得可爱,总觉得那就是个臭小子。一年后,丽生了第二个孩子,而我们已彻底在两条不同线上走远了,
最终,我们都不是谁的形影,也不会不离。岁月是两把刀,终究把我们刻画成不同的样子,越来越不同。后来再没人说过我们看起来相像,每次回到家乡,看见丽带着小孩坐在家门口,我们只是点头一笑。可能因为自己年少时期家庭的遭遇,就算生活困难,丽也坚持把小孩带在身边,在城市里一边陪孩子一边工作。
当时临近毕业的我为了学业和前途各种苦恼,对突如其来的社会生活产生许多不适应,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丽不断在晒自己一家四口的幸福生活。那刻我突然觉得自己其实比丽胆小怕事,更不及丽强大。毕竟丽的选择,我是永远承受不来的。
故事说完,过程不狗血,结局也不精彩,故事发生时我们还不懂闺蜜这个词,我们的人生也没有因彼此而纠缠,最终因不同的选择以不同的方式生活着。这段年少时的友情,在现实的多少精彩故事对比下平淡的发白,我们成了彼此成长经历中的一部分,一个凹凸的音符点,在记忆里永远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