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6 日(周六)
今日共读内容:第 4 章 体育:冠军的思维模式(117-126 页)
今日导读问题:作者如何解释体育领域中思维模式与成功之间的关系?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认为,天才不应该需要努力,努力属于其他人,属于那些缺乏天赋的人。天才不会寻求帮助,天才如果寻求帮助,那等于承认了自己的软弱。天才不会去分析自己的缺陷并通过训练和练习弥补缺陷,天才永远是天才,是完美无缺的。呵呵!如此来看,固定型思维模式的问题已经不言而喻了!
作者在文中是这样解释体育领域中思维模式与成功之间的关系:
1.天赋与天才的关系
身体上的天赋不同于智力上的天赋,身体上的天赋显而易见,身高、体格和灵活性都是,但训练和培训也同样显而易见,他们带来的结果也一样明显。
迈克尔.乔丹不是一个天才,而是最努力的运动员,他认为成功源于人的头脑,坚韧的意志和决心比某些身体上的优势更强有力。
在一些文化里,人们若想通过训练提升自己天生的能力,会遭到非议。这些文化认为,你应该接受你人生所在的高度。无论怎么强调个人努力和自我提高的重要性,人们在心灵深处,依然崇尚天赋。喜欢将冠军和偶像想象成超级英雄,不希望将他们想象为通过努力才让自己变得杰出的普通人,因为这样想会让他们更了不起。
2.秉性和天赋的关系
天赋有时反而是个祸害,所有对他们天赋的称赞,让他们感到无须努力提高自己,使他们轻而易举地陷入了固定型思维模式。这些天才们,因为自己拥有的优势而得意忘形,不去学习如何努力奋斗以及如何面对挫折。这背后其实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一个人的秉性。
胜利是秉性决定的,这是一种当事情和你的期望逆向而行时,依然能够挖掘和寻找力量的能力。秉性来源于思维模式,可以通过学习改变。
有这样一种思维模式,可以让人们沉浸于自己的天赋和特殊性当中。当事情发展不顺利时,就无法专注,失去水准,将自己想要的一切置于危险之中。
另一种思维模式可以帮助人们从容面对挫折,为人们指出更好的策略,并引领人们用最有利的方式行动。
冠军的标志就是在事情进展不那么顺利——表现得不够好、情绪不太对的情况下,依然有取得胜利的能力。他们是努力奋斗的运动员,懂得在压力下如何专注,在必要的时刻能够实现超水平发挥。
能力会将人推上巅峰,但秉性才能让你保持巅峰状态,需要你自身真正拥有坚韧不拔的性格,在攀上巅峰后要比以前更坚韧。
3.成功与失败的关系
研究结果1: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认为成功来源于尽自己最大努力做事,来源于学习和自我提高,认为个人的成功是付出最大努力做到最好的自己。
对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来说,成功就是确立自己的优越性,成为了不起的大人物,比无名小卒更有价值。
研究结果2: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认为挫折可以给人动力,挫折可以告诉我们很多,它是一记警钟。
乔丹接受自己的失败,在一则耐克广告中,他说:我有超过9000次投篮没有命中,曾经输掉约300场比赛,有26次,人们相信我会投出决胜的一球。但是我没有。乔丹这样的运动健将都有失败的时候,何况我们普通人。
5.掌控成功的重要性
研究结果3:在体育界(在医学预科中),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掌控着自己走向成功以及维持成功的过程。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认为,你无法掌控你的能力和动力,你指望你的天赋带你过关斩将,当天赋做不到的时候,你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人,你已经定型了,已经定型的人通过抱怨和责怪别人来保护他们自己。
感悟:将近不惑之年的我没有了当初考研的劲头,当时也已经有两个孩子,三十出头,但觉得自己年龄还小,人生还有多种可能,还有机会发展自己,考研也如愿以偿,当时甚至还鼓励老公去考研。古语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我和朋友讨论过不惑的意思,不惑就是自己经过半生的尝试打拼,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劣势,对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不再感兴趣,不再强求难为自己,做着熟悉的工作,相夫教子。也觉得自己已经定型,没有了发展的其他可能,但看了《终身成长》中的众多案例,发现自己这就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维模式,谁说不惑之年就该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谁说没有其他可能,只要努力,照样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6.成为明星意味着什么
凭借一位巨星的天赋,球队可以赢得一场比赛,但赢得一次又一次的联赛冠军,则要依靠团队的协作。
在固定型思维模式中,运动员想要证明自己的天赋,这就意味着要表现得像一个明星,而不仅仅是一个团队中的一员。他们将队友和自己的角色分开,把队友看做有幸在自己身边沾光的人。
每一项运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团队运动,没有人可以孤军奋战。
7.学会倾听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
能否成为大人物不是由胜利和失败定义的,了不起的人是那些可以倾其所有努力奋斗的人。
如果你努力去做一件事,你就可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无论在球场上还是在每天的生活中,你都不能保证什么东西是永远属于你的。
秉性、决心和冠军思维模式这些品质成就了杰出的运动员,它们也来源于成长型思维模式,其核心在于自我发展、自我激励和责任感。
今日思考问题:你认为在体育领域中,成长型思维模式为何更有助于运动员的成功?
秉性、决心和冠军思维模式这些品质成就了杰出的运动员,它们也来源于成长型思维模式,其核心在于自我发展、自我激励和责任感。
一、相比天赋,思维模式更重要
所谓天赋,是先天拥有的,与生俱来的,个人自己的特性,不可替代。天赋,有外在和内在两方面。有的视觉可以看到,身高、体格、灵活性等外在天赋;还有的视觉看不到,智力、思维模式等。在一些领域发挥出色之人,都会被惯于具有“天赋”,受到大多普通人的崇拜。身体素质好,当然要比身体素质不够好的运动员,更容易得到青睐。
但是通过迈克尔乔丹等多位运动员的成长案例,可以看出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甚至伟大的球员,还有关键一个因素,是坚韧的意志力和清醒的头脑。任何体育比赛,比的可不仅仅是技能。人的思维模式才是决胜因素。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并且要根据自己的思维模式,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不断解锁问题,找到答案,同时获得了学习的成果。善于思考,追寻梦想,成就了自己。
这个秉性就是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吧,也是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特质。
看似具备天赋异禀的人,在经过不懈的努力,对自己拥有的“天赋”进行挖掘和发挥,不断进行锻炼,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和汗水,不能用“天赋”来限制自己,不断突破自己,才能获得成功的砝码。
二、秉性、意志及冠军思维决定最终取得辉煌成绩
杰西·乔伊娜-柯西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体育画报将杰西评为20世纪杰出女性运动员,而且ESPN也评价她为50位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她最后一次参加奥运会腿部筋腱受伤,迫使她中途退出了七项全能赛。但她不服输的秉性,在几天之后的跳远比赛时,展现出来。前五跳时她还不敢认为自己能行。她要拼一拼,第六跳时,她奋力一搏,赢得了比金牌还珍贵的一枚铜牌。
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放下思想包袱就等于战胜一切困难,对胜利的渴望,相信自己的努力与付出,坚守与执着积聚于最后一跳。自信是重要法宝。
“这第六跳的力量源于这些年我受到的痛苦……我将这些痛苦集合起来,转变成为一次强有力的爆发。"
麦肯罗在总结自己输球的原因时,经常有各种理由:天气太冷、天气太热、嫉妒、郁闷、别人让他分心……
任何事情遇到困难,不给自己找借口,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和技能。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突破自己,才会有取得胜利的可能,这才是冠军思维。
“冠军的标志就是在事情进展不那么顺利——表现得不够好、情绪不太对的情况下,依然有取得胜利的能力。"
拥有坚定的意志,用意志力驱使自己,还要有必胜的心理素质,做到心理战的优胜者。在压力下更要专注,出现问题并不可怕,找到失败的原因战胜它,那么成功的概率就会更大,在必要的时刻,必胜的冠军思维信念,能够超水平发挥,获得辉煌成就。
抛开“固定型思维”,英雄的真正含义不是永不失败,而是身处绝望的深渊中能从容面对自己,面对无法忍受的痛苦和非议时仍有卷土从来的勇气。
了解著名的花样滑冰选手羽生结弦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非常励志的运动员。年少成名,颜值加才华,人品俱佳,正如央视解说词一样命运对勇士低语,你无法抵御风暴,勇士说,我就是风暴。
冠军思维的人都会从失败中,出现的错误中,自己的弱点中,去找出可以提高的方向。不要陷入错误中无法自拔,要珍惜这些错误,充分地利用好这些错误,这样才能更好地自我进化,自我迭代,自我成长。
有句话说: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可能永远都是一帆风顺的,哪怕你有足够的天赋。拥有“成长型思维”,保持秉性,冲向巅峰,决心站在巅峰还要更加坚韧。要做到坚持下去,源于内心骨子里的不服气。虽然不能人人夺冠,但是,在赛场上处处展示着卫冕冠军的决心和勇气,享受着整个比赛的过程。
都说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作为曾经的奥运会冠军,羽生结弦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比赛中,挑战自己,但是很遗憾未能在正式比赛中呈现完整的阿克塞尔四周(4A) 跳跃,以总分283.21分获得第四名。他用樱花绽放式的决绝,傲然屹立在国际赛场。虽败犹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