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学流程及反思

                    《猫》教学及反思

        一、导入

        直入课文内容,谈话式检验学生预习情况: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十多位学生回答了问题,在回答问题中我强调不能说前面的同学说过的内容。

        同学们纷纷说了三只猫的来历,性格,外貌特点,结局,隔壁周丫头的冷漠,第三只猫的冤屈,等等。

        二、补漏

        在学生谈他们所知的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其缺漏补充梳理三只猫的家庭地位。第一只猫很受喜爱,第二只猫更受喜爱,第三只猫若有若无,不受喜欢。

        第三只猫在家中的地位为其后文被妄下断语冤枉吃了芙蓉鸟也埋下了伏笔。

        三、重点品读第三只猫片段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抓住这个句子,以从后往回读的方法,步步探究。追根溯源,探究第三只猫的命运的悲苦,遭遇的不公。

        永不养猫是从什么事起的?(三猫死后)

        三猫怎么死的?

        谁害死的?

        作者为何打它?

        作者斩钉截铁地断定“一定是猫吃了鸟”的依据有哪些?

        猫不会说话,被打了只能悲楚地叫一声“喵呜”便逃跑了。请你帮猫把“喵呜”的内容说出来,它可能会说什么?

        假如养一猫二猫时也养了芙蓉鸟,芙蓉鸟被它们吃了,这家人可能会怎么做?

        这家人为何不喜欢三猫?(来历不明,无娘家,长得丑,不活泼,忧郁……)

        这只捡回来的猫被打后为何不远走高飞,而是爬上隔壁家的屋瓦上?

        四、梳理作者三只猫亡失后的情感变化

        第一只猫死后:酸辛

        第二只猫丢失后:怅然,愤恨

        第三只猫死后:最难过,良心受伤,永无弥补过失的机会,自责,忏悔

        假如你是作者,你想对这只猫说些什么?(要求写出来)

        五、总结,文章思想感情


        反思:

        这是一个悲情的故事,这是一只命运悲惨的猫,这是一个充满悔意的作者,这是一篇令人感到悲伤和遗憾的文章。可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出乎意料的活跃,出乎意料的情绪高涨,在分析第三只猫的悲惨不公命运的时候,学生们似乎没有一点点悲伤的感触,他们声音大,争着回答问题,在创设情境的说话环节,他们甚至更欢。我一边上课一边在反问自己是不是哪里出问题了,是不是哪些更重要的东西没挖掘到。这个问题至今我还搞不明白,我还得继续反思。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猫》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共两课时。《猫》是郑振铎先生的一篇...
    吉林龙潭151于小涵阅读 7,941评论 0 3
  • 《猫》教学设计 执教:宿州九中 谢海生 教学目标 1.理解猫的生命之美和命运之悲。 2.体味作者的养猫之乐和失猫之...
    一身书生气阅读 5,998评论 0 4
  • 【注】本文较长,基本上集合了所有症状,建议转电脑上,利用Ctrl+F查看 猫杯状病毒病 猫杯状病毒(FelineC...
    妞妞的铲屎官阅读 47,912评论 5 43
  • 申二、第二頌(分二科)酉一、舉說【此中世尊復說頌曰:於心相遍知,能受遠離味,靜慮常委念,受喜樂離染。】前面這是一個...
    德虔阅读 1,527评论 0 0
  • 1 思维的固化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我们从小就有这样的概念,知道时间的重要性,甚至知道时间比金钱还要...
    黄振国阅读 1,48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