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间听了一本书《父母的语言》,发现自己在跟孩子相处时我无意中竟然都在使用这些规则,我认为最核心的是时刻用爱来和孩子互动交流。虽然目前没有小孩,但是这些年读了很多孩子教育,心理学,亲密关系方便的书籍,让我有了一些知识储备和理论体系,也对未来孩子的到来充满期待,当然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和书里的描述总有不同和差异。
我一手拍着护肤水,一边问先生“你对孩子教育怎么看?”,先生自顾穿衣,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女人对待丈夫的不依不饶我也是深刻践行,追问到“作为爸爸,你知道养育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吗?”先生看着我说“不知道”,我,我不生气,我有耐心,继续追问“那你知道怎么养育孩子吗?”。先生边扣衬衣纽扣,边笑着对我说“我没有深度想过这个问题,但是我知道我是怎么长大的,父母教育过程中哪些是好的,哪些不好的我还是有认识和体会的”。还是没有过得我想要的答案,我有些生气了,“准备要孩子了,你却没有一点准备和想法,你是真的想要小孩吗?”。先生看着我有些不高兴,安慰我“边干边学呗,来了就处理,把早餐吃了”。我拎起包,准备出门,“你让我不高兴了,不吃了,我要上班了”。先生继续和解“你这个问题不是早上这么短的时间里能探讨清楚的,早上也不适合聊这个,快,吃了早餐再走”。
在车上,我意识到“我又焦虑了”,“我又觉得不公平了”。首先是我在听育儿书籍,在未孩子的到来做准备,而先生却没有任何行动,觉得不公平;其次我担心自己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母亲,企图先生能胸有成竹,有一大堆的解决方案在肚子里;再者先生(也是代表男性)喜欢解决真正出现的问题,而我喜欢去预设问题,预估风险,所以在未出现问题之前,先生表现得云淡风轻,而我则可能谈虎色变。
值得肯定的是我觉察到了,并愿意反思分析并坦诚接纳自己的焦虑,此刻虽然并不能立马解决我的焦虑,但是我愿意用第三方的角度来看待自己此时的情绪,而不是深陷其中不能自已,因为这一切都是我人生的财富和体验,都是有助于我的,谢谢你,此刻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