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梁树丽
01.我心中的徐文祥老师
最早知道徐文祥老师是在校讯通博客上,他的博客名字是炉中煤,我读过他很多的博文,知道他是语文老师,那时的徐老师在这个校讯通的网站圈里面就已经很有名气了。
再次听到徐文祥老师的名字是在我们杏坛网研社的年会上。大家说徐文祥老师很厉害,但是怎样个厉害法我也只是道听途说。
直到去年八月份我们再次相聚林州,我听徐老师讲《少年闰土》这节课的时候,我才深切感知大家口中的那份厉害,他上来抛出出一个问题让孩子们思考:闰土是谁?为什么少年的名字叫闰土?然后徐老师从闰年闰月谈起,谈到五行……这似乎和文本无关,但无关的东西恰恰就是孩子们最需要的核心素养教育。
果然,高手就是高手,从一上讲台开始他就光芒四射了。这篇课文我听很多语文老师讲过,我们的活动范围也就是生字词,读写,问题感悟……我们一直认为闰土就是鲁迅,直到听徐文祥老师的课才发现原来自己错误了很多年。
喜欢徐文祥老师,他平易近人且风趣幽默。他的课不同是因为他特有智慧力,这样的智慧源于他饱读诗书。
在cctalk的直播屏幕上,徐老师身后我们看到的是书架,里面全是书,他居住的面积并不大,但最大的一个房间却做了书房。
02.听徐文祥老师说书
这个布客说bookshow我是第一次接触,先前听张爱敏老师谈成长,我收获满满,而这次听徐文祥老师说书,我真的是头一回参加。
我读过不少的书,也写过很多的读后感,我自认为自己还算是会读书的人,但是听徐文祥说书之后,我才发现自己走的根本不是路,更称不上真正的阅读。
加缪的这本《鼠疫》不像其他故事类叙事类的书,它不好读,我们也很难做到啃读,但最难啃读的书最有价值。就如徐文祥老师所说,在这个特别的时期读这本书更能领悟更深的关于人道,关于人性的别样思考。
徐老师从三个方面说书:说书缘,说所得,说再见。不管是哪一个方面我们都能感受到书的力量,书的影响和教育意义,而这里面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徐老师的语言感染力,就如在年会上他的一篇朗诵让我们听得泪流满面。
说书的重点是说所得,徐老师的所得在我看来就是文祥语录。读上一页或者几个章节之后,徐老师会总结出自己的所得所悟,整理出文字,看似简单的几行字总是透着哲理性的思维,这是对所读的最高浓度的概括,我们称之为思想上的精华,语言上的精辟。
而我却做不到这样,当然我前面也提过,我的感悟总是铺天盖地,而不是浓缩到一个点或一个面上。当然这样不足为怪,最根本的还是我压根就没有这样的思维模式和思考行走,说到底还是自我局限,我身边没有这样的“高手”引领,比如我选读的书籍太庸俗,说到底还是自己阅读量太少。
这一点单单就徐老师的出场方式就可足以证明。
03.徐文祥老师的情感
留了长胡子的徐老师是我第一次看到的,他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很多。正常情况下,大抵来直播的老师绝对会把自己精心打扮,总要以光彩照人的形象出场,但是徐文祥老师却给了我们一个特别的模样。这就是他,果然是他,只求活出自己的模样。
他留下胡子不是因为他没有剃须刀,而是这样的一个特殊时期,自然他要留下自己特别的模样,让自己记住现在的自己,让大家记住现在的模样。有些东西是不能忘记的,是必须学着去反醒的,就如那句:当一切归于平静,还有几个疲惫的身影在睡梦中还保持着清醒。
这就是徐文祥老师!
他不同,自然有他不同寻常的思想,有他独特的行走方式。
徐文祥老师的形象自然和这本书的分享很匹配,国外的名人都是留着胡子的,他们似乎对胡子情有独钟。
但徐老师爱的不是这样的胡子,而是他有自己的沉重和感情在里面。分享中徐老师的神情一直凝重,几度哽咽,也只有把自己融入情节的人才会有如此真切的流露,我第一次看到徐文祥如此的真性情。
我被他感动了,近两个小时的分享我坐着一动不动,我甚至没有完成我的瑜伽打卡。
真正做事的人,没有时间去思考要说什么 ,他们总有做不完的事,他们没有时间说话。因为时间在他们眼中,就是无数人的生命。
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人员,还有无数的工作人员,志愿者,他们的劳动强度不是我们能体味到的,但是后方被这些英雄保护的我们却看到了总有个别人在作妖,虽然数量很少,但是一个老鼠就足以破坏了一锅汤。
没有人愿意成为英雄,因为没有人愿意看到灾难降临。但当灾难席卷而来的时候,我们看到,普通人成了这个时代的英雄。
……
徐文祥老师的情感中有爱,有情,有痛,有孤独,有深刻的思索。
04.我的话
易卜生说:世界上最强有力的人是最孤独的人。
作为最普通的人,我们要做的就是不忘初心,干好自己的教育工作,静下心来专注做事。
我们不能改变别人,但是我们要用思想来影响别人,特别是班上的孩子们,我们必须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思维,一个行走的方向。
从旁观者到经历者,我们绝不是那个醒着的梦中人。
最关键的是认真,认真做好事情,认真做好自己,守住本分,不忘初心,记住我们本来的模样。
感谢文祥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