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丨非暴力沟通:怎样进行高质量的对话?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Dr.Marshall Rosenberg)发明了一种特别的沟通方式,叫“非暴力沟通”,专门用来解决人们在沟通中的矛盾和冲突。
这种沟通方式不仅被运用到日常的沟通,甚至还被运用到解决国际纷争这样的外交领域。据说,马歇尔博士本人还因为这套沟通方法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
为什么这样的沟通方式能够促进人们的相互合作呢?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它的原则其实就是上节课我们讲的课题分离,也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和别人的事情分开。
“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
那么,什么叫“非暴力沟通”呢?
非暴力沟通的模式其实不难理解,只有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第一个要素,是观察。
我们习惯的方式,是用评价来表达意见的。评价并不是事实,而是我们在加工事实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意见。
可是,我们很容易把它当做是一个事实,并要求别人也接受。
在评价所塑造的关系中,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关系是不对等的。评价者总是高高在上的。
第二个要素,是表达感受。
就是说,要表达我的情绪和感觉,而不是我的想法。
所以,通过在表达感受的时候,把“我的感受”和“你的行为”分开,我们就避免了“都是你的错”的思维误区,从而促进了合作的沟通。
第三个要素,就是直接说我们的需要。
我们总是容易以批评的方式来提出我们的主张,而不是直接说我们的需要。
越是对自己的需要不确信,我们越容易在提出需要之前,用长篇大论来说明我所提的需要是合理的。这时候,我们很容易陷入一种自我辩护的立场。
提需要的要点,是把自己的需要和对对方的期待分开,只专注于自己的需要,而不要去想对方会怎么回应。这样,反而能促进彼此的合作。
第四个要素,是提出请求。
请求,就是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但是,请求不是命令。
就像我们在课题分离中所说的,提出请求是我们自己的事情,而别人是否答应,这是别人的事情。
可是,如果我们提出请求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如果他不答应我们的请求,就会受到惩罚。那我们提出的就不是请求,而是命令。
而别人对待命令的方式,通常只是服从或者反抗,而不是出自本心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