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学习的基本行为,是我们主动学习的最主要的方式。培养阅读,就是培养基本的学习能力。
读懂一本书,就是在阅读中明确文章的写作目的,概括出主要内容,提炼出中心思想,最终达到通过阅读提升知识、思维和素质的目的。本质上来讲,中心思想就是写作目的加主要内容。那么,怎样在阅读中明确目的、概括内容和提炼中心思想呢?
明确目的
明确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有助于我们在阅读中抓住文章的重点,有助于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率。通常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去概括出写作的目的。
首先是分析题目。标题是文眼,很多时候标题就是文章中心思想的体现,统领全文。
其次是利用好文章的开头或结尾。不少文章采用“总—分—总”的总体结构,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往往是全篇的点睛之处。如遵循结论先行的原则,把中心思想放在文章的开头,使读者一开始读文章便知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第三是找关键词。写作的目的就是表达作者的观点,而很多词就是用来表达观点的。作者的写作目的,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关键词中。
第四是找重点句。同关键词一样,文章中的重点句往往也可以反映作者的写作目的。一般文章中,总有一些重点句,通过研读、分析突出表现写作目的的重点语句,这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第五是找过渡句、段。在有些文章中,由于内容涉及事件或项目较多,这类文章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段往往就是写作目的出现的地方。
概括内容
根据描写的对象不同,概括的方法也是不同的,这里主要介绍人和事、景和物的概括内容方法。
对于描写人和事的文章,我们阅读时要抓住文章的5W2H:Who、What、When、Where、Why、How和How much,即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理清这些信息并串联起来,文章主要内容就概括总结出来了。
对于描写景和物的文章,则要抓住“写的是什么景,什么物?它有什么特点?从几个方面写了它的特点?按什么顺序写的?怎样写的?”这几个点进行概括。
中心思想
在概括出写作目的和主要内容后,中心思想就呼之欲出了。通常我们用“通过……(主要内容),表达了……(写作目的)”的句式来描述文章的中心思想。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中心思想最好不要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一千人个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认知、思维可能得出不同的答案。学生阶段要学习和训练的是概括提炼的能力,而非得出一个标准答案。再者,有些文章随着时间的流逝,作者最初的意图早已无法考证,只能通过了解作者的背景、身处的环境,以及所写内容去概括中心思想,得出的可能与作者的真实目的相去甚远。
阅读结构图
我们读书时,面对死记硬背内容太多的史地政,通常会用把书读薄的方式去学习。这其实就是一种简单的结构图法,也即当前流行的思维导图法。
结构图可以展现书本内容的全局和关键。相比阅读笔记或摘要难以看出重点和全局,却可以从结构图一眼就清楚全文的框架和重点。通常来讲,我们可以通过书的标题、目录、章节等掌握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也可以从书籍内容本身固有的结构入手。如小说结构图的绘制,就可以使用小说的人物、环境和情节三要素来绘制,清楚明了地展现小说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