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假期我都组织一次读书会,一开始是自己临时起意,后来就变成学生督促。不过好在读书会的书比较随意,全凭我口味,之前读的是沈从文《湘行散记》和汪曾祺《人间草木》,这次读林语堂《苏东坡传》。
有点惭愧的是,我也是初读。大学时读了一半,被劝退的原因是过于煽情和主观。如今翻回来再看,便多了一层理解。无论是林语堂,还是赛珍珠,抑或是后面的张爱玲、韩素音、凌叔华等,那个时代试图打开国门,获得西方认可(至少能赚外快)的作家,无一不是迎合着西方读者的“中国想象”,用传奇故事编造着东方主义下的异国情调。
《苏东坡传》也是这样一件在现代西方审视下,雕刻出古老中国情致的作品。从这一角度思考,或许会有更多发现,但这是我自己读书的乐趣了,和学生无关。
和学生的导读课还是想从传记文学的角度去谈,设计了几个方面,因为是整本书阅读构建的练笔,边走边看边问再反思吧~(我的老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