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月我们读完了《给童年留白》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在这个月我们读完了后面的第四部分,第五部分,第六部分。在书的前半部分胡华园长通过文字向我们传递她们是如何一步步将我们经常挂在嘴里的“尊重儿童”“以儿童为中心”“爱儿童”“了解儿童”落实到行动上,环境中,课程里;如何一步步将象牙塔里的理论实践成生动的教育现场;如何一步步将心中的幼儿园描画成型,成为行业典范。一路走来,困难重重,迷惑不断,但心知所向,总归慢慢抵达了心中那座“隐于闹市,回归自然”的幼儿园,幼儿园中葡萄架、小池塘、大树屋、石磨景观、青砖地、泡桐树、翠竹、鸟巢、挖土池、沙坑、树耳、游戏台、屋顶花园,还有一群爱孩子的追梦人,最重要的是有一群做自己的幸福孩子。
在书的后半部分胡华园长以通俗的文字向我们介绍了幼儿园教室“虚室生白”的环境布置,“一花一世界”的儿童观,“乘物以游心”的儿童观,课程观,教师专业化发展,如何做家长的工作。在第十三章中系统的介绍了花草园的课程思想,生活及教育,让孩子爱上学习,所有人都是课程的贡献者,孩子,教师,家长共同成长。第五部分的标题是同行者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一部分主要说的是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园长之间的合作关系。在这一章中胡华园长说每个人都有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要站在他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使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我的真诚和善意。在这一部分的后续几章中胡华园长说要成为有态度的幼儿园用心灵完成工作,向儿童学习。在最后一部分第六部分的标题是心与大道和。这一部分虽然只有两章,但是在这两张中却介绍了花草园的老师们对花草园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成就感。以儿童的视角让我们认识了胡华园长,是一个特别喜欢小朋友的人有很多本领的人,我们喜欢叫他园长妈妈。
胡华园长在游戏观乘物以游心中说,要让孩子更自由,更放松,更能遵从自己的心愿。是畅游日探索的体型形式之一,这一切的实现,得先让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找到家的感觉。为了这一目标,我们自己班里也有所努力,我们让孩子从自己家里带过来自己的玩具,粮食种子。因为这些玩具对孩子而言已经非常熟悉,所以在将这些玩具带到幼儿园之后孩子们所进行的游戏主题大都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相关,他们通过这些游戏材料加上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了丰富的游戏。在过家家游戏中孩子们做出的饭菜更加精致,在玩具店游戏中,因为玩具的种类,样式丰富起来,所以孩子们对物品的摆放有了新的探索新的摆放方式。虽然玩具数量的增多,但是这却没有影响孩子们在游戏结束后收玩具的效率。
在自我发展之路中胡华园长说,每个人都有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如果能敏锐的理解他们的达思想,并按照他们本来的目的接纳他们我发现他们会朝着积极的,建设性的,自我实现的成熟成长的方向发展,个体越被充分的理解和接纳,就越容易摒弃那些一直用来应付生活的假面具,越容易朝着积极的面向未来的方向改变。在我们现在所在的幼儿园里每个周都会有一次集体教研在这次教研中我们会根据每一次教研的主题畅所欲言,在一张白纸上进行我们自己的讨论结果的描述这使得我们的讨论成果更加集思广益。
胡华园长在这本书中最后的小结中提到在写不下去的时候,胡华园长会和孩子们聊聊天问一问幼儿园好在哪里,就这样这本书不断丰富,我的思想也随着思考日益成熟。看到这里,我想到我们的专业知识也是在一次一次的学习丰富起来的,在有困惑的时候,我们可以观察观察孩子们,再向书中找一找相关的知识二者相结合我们应该会对此此有很深的印象。胡华园长说至微至显,善作善成一直是我们的工作与修身的目标,除了工作以外我更希望这里的每个人都借此完成内心的跨越与成长。虽然我们来到这所幼儿园的时间不长但是我们在日后的工作与生活中同样应该去学习提高自我发展,就如胡华园长所说要一直秉承一种精神,一种把任何事情都要做好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