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给孩子读绘本时,最理想的模式是,孩子安安静静地坐着,认认真真听父母读书。
一、读绘本时,孩子经常容易走神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少父母应该会遇到这样的困扰:读绘本时,孩子很容易走神,这时该怎么办呢?
昨晚我给布布读《七只瞎老鼠》绘本时,她听着听着,一把抓过旁边的闹钟玩起来。
当时我没有大声呵斥她,“要认真读书!”,也没有强硬地把闹钟抢过来,而是提高声调惊叹:“哇,你看这只老鼠~”,接着又向她提问:“宝贝你看,老鼠爬到哪里去了呢?”她的注意力很快又被吸引回来,一边听我读书,一边回答我的问题。
后来想想,在当时的情境下,其实我还可以做得更好,比如说,“哇哦,宝宝手里拿着闹钟呀,我们带着闹钟一起听故事吧。”
我想表达的是,读绘本时,当孩子走神,甚至走开了,作为父母的我们,千万不能给孩子扣上一个“不专心”的帽子。
0-3岁的幼儿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专注时间很短,读书走神是正常的。对外部事物感兴趣,也是他们接触、学习新事物的具体体现。
二、时时对孩子保持“共情关注”
在《父母的语言》这本书里,就提到一点“共情关注”,很适合用在亲子共读的场景中。当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分心时,正好是采取“共情关注”的最佳时机。
共情关注要求父母有意识地去观察孩子在关注什么。孩子关注什么,我们就关注什么。如果孩子关注的东西一直在变化,我们也应关注,并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回应。这也是通过父母的语言来开发孩子大脑的第一步。
我们在和孩子亲子共读时,要时刻敏锐地观察孩子,看哪一部分的情节最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据此作出相应的调整。如果孩子被绘本以外的东西吸引住了,我们也把关注点转移过去,想办法让孩子的注意力重新聚焦到绘本上来。
当然,共情关注是双向的,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父母也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获得孩子的关注。
比如说,绘本的内容和主题与孩子的日常生活有关,都是孩子有过的经历、看见过的事物;或者,让孩子成为故事里的主角,也是吸引孩子注意力的良好方法;又或者,充分调动孩子的感官,如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这样孩子也很容易沉浸在绘本世界里哦。
像我在给布布读《脸,脸,各种各样的脸》时,读到“哈哈大笑”,我会教她大声笑出来,为了 让她理解“哭泣”,我也会示范一下嚎啕大哭。这种有声有色的讲解,让布布兴奋不已,每次读这本书她都非常开心。
三、绘本《七只瞎老鼠》简介
美国凯迪克大奖绘本《七只瞎老鼠》,作者杨志成,故事源自“盲人摸象”。全书封底为纯黑色,象征“瞎”,更突出七只老鼠的不同颜色,所以在读绘本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去认知不同颜色。
注意一些细节,每只老鼠看到的东西,跟这只老鼠的颜色是一样的,借此可以让孩子认知大象的不同身体部位,如鼻子,象腿,象牙等。
读绘本时,我们可以用“看不见”来替代瞎,因为低幼阶段的孩子,可能还无法理解“瞎”的含义。也可以做一个延伸的互动游戏,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用手捂住孩子的眼睛,让她体验“看不见”的感觉。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