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几天外出学习来到上海,这也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个被戏称为魔都的城市。
初来乍到,我很想看看这个让无数人又恨又爱的城市,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
但是很无奈,学习时间安排太紧,学习地点又在青浦区(郊区),我们了解大上海的唯一机会便成了跟的哥的对话。
第一天下午到上海后,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地铁坐了将近两个小时,公交已经没了,人生地不熟的时候果断选择了打的去酒店。
刚上出租,司机就跟我们攀谈了起来,听出我们是外地口音,就跟我们说:“”你们觉得上海怎么样?”
我们连忙说:“不错呀。”
“都说上海好,上海好,其实我觉得也不过如此嘛,看看这边的交通,还有设施,一点都不好。你们看看哪里好?”
刚到上海的我们只能尴尬地笑了。但,青浦区作为郊区,比起市区来确实比较荒凉了。
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出租车司机。
后来我们又搭了一次车。司机师傅是安徽人。是84年的,但是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了,大儿子12岁,小儿子2周岁。
我们惊讶得合不上嘴,连忙说:“大上海这种城市,养两个孩子,压力得挺大吧,还是两个儿子,那得好好赚钱啊。”
哪知,这个的哥说,在04年的时候,他就已经在这里买了一百多平米的房子,而这房子的房价现在已经翻了十倍。
他告诉我们:当时买房子的时候,上海还没有那么多限制条件,还没有交够五年社保才能获得买房的资格,那时候比较便宜,而且政府也支持我们买房。
他说:“也没准备在上海长期定居,以后再过几年,把上海的房子一卖,回安徽的老家能买两套房子了。现在呢,在上海生活没什么压力,而且上海的资源什么的都非常好,所以,现在就轻松地好好享受生活。”
结婚早,买房早。我们一边羡慕一边感慨,抓住时机,有时候确实很重要。
02
我们搭出租去地铁站,出租车师傅是一个非常健谈的中年人,大约三四十岁,跟老婆两个人生活在上海,而只有7岁的孩子则被留守在了家里。
同事不能理解:自己的孩子怎么能不放在身边呢?因为这几天出差,她饱受思念之苦,想娃想到分分钟想回家,还说,以后再也不愿意离开娃了。一想到不能把自己的孩子放在身边,就觉得这简直不能忍受。
然而,的哥的一句话让车内的我们都沉默了:“我陪在他身边,我拿什么养活他。”
是啊,哪有不愿意陪伴孩子的父母,可是,陪伴了你,我就养不起你。拼爹拼妈的时代,想要为孩子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物质条件,就只能忍痛分离了。
的哥告诉我们,上海现在的房价实在是太高了,他们根本买不起,只能租,租到十几平米的房子,而上海的小学甚者幼儿园的入学都是要考核的,满分一百,其中房产占百分之五十左右,其他还要看父母的学历。
他们没有高学历,也没有房子,只能把孩子留在了老家。白天上班,晚上开出租补贴日常支出。
不得不感叹,在这种大城市,有时候,生存也是问题。
03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的哥,也不管我们是去哪儿,一上车他就开始给我们介绍上海的景点:东方明珠,城隍庙,豫园,外滩等等,十分地热情,简直就是自来熟。
还非让我们猜他是哪里人,南方口音那么重,一听就知道是广东那边的人,还非得让我们猜是广东哪里的,简直不能再好玩。结果他告诉我们他是广州的。
我们都诧异:北上广啊,广州不是已经很好了吗,这么远怎么还跑到上海来?
结果他说,他是在这边做生意的,闲着的时候就出来开出租。
做生意的还出来开出租,简直不能太奇怪,我在心里想着这哥是有多财迷啊,这么拼命。
他说:“上海什么时候都好,就是一到逢年过节的时候不行,大街上太冷清,我也就回广州啦。”
我们刚要感慨,结果他话锋一转,说,他开出租就是为了体验,能赚钱,还能跟别人聊天,多美的事啊。
最后,我们都凌乱了,觉得搭了一辆真出租,遇到了一个假的哥。
04
四天的时间,说快也快,说慢也慢,对于上海这座让的哥赞美又无奈的城市,也有了一些感触。
有时候,为了给自己和家人更好的生活条件,不得不来到大城市打拼。每当夜晚,拖着疲惫身体,看到万家灯火,却没有一盏为自己所亮时,会分外孤独。
有时候,为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满心憧憬地来到上海,每当遭遇水逆,偌大的城市找不到可以倾诉之人时,会感到格外无奈又心酸。
但生活就是这样,谁不是一边心伤,又一边向往?
不论生活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还是无名的小城市,我们都得用心地好好生活,因为生容易,活容易,但生活不会太容易。
生活不易,且过且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