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中国教育的好声音 王湛
1.好的教育应该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优雅生活者得到广泛支持表明江澎同志对教育应该培养怎样的人阐发的真切实在,对大家有启发,人们喜闻乐见。
2.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始终不渝的初心和勇于担当的使命。
序二:唐江澎:抵达目标的智慧(董倩)
1.决定人一生的其实就是那么几个选择,想踏上不同的道路,过的就是迥然不同的人生,谁都愿意去选择,而不是被选择。人这一辈子,其实就是不断改变被选择,赢得主动权的过程。
2.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妥协,不断找到最佳平衡点的过程,现实往往严酷,当他封闭了预想的道路,人被迫去走那条不情愿的路时,唐江鹏冷静的判断出目标在哪里,不消沉,在被动中继续寻找创造主动的机会,迂回的接近预设目标。
3.他不是声嘶力竭的大刀阔斧,而是不声不响的小步前行,这是智慧也是艰苦生活的历练。
《教育的真谛》
学习的规律重要的只有两条,一是养成良好习惯,二是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的真谛”答问背后的坚守
不管哪个地区的孩子,他都应该有一种审美能力,能够欣赏山川自然之美,欣赏作品中间的艺术之美,能够欣赏他人的卓越,有包容心,平和,从容。
《我说的不过是一些常识》
1.在中国必须如此(迂回前进),不能在学校里面,由着你的性子去搞什么改革,那样你肯定会头破血流的,这是不可能的事。
2.人们的焦虑对常识是有挤压的,我在一个地方看见一个孩子听课的时候站着,我就问他:听课的时候一直站着,是因为你犯了什么错,要被罚站吗?他说我坐下去就睡着了。你想想看,以这样的一种所谓刻苦状态来学习,会有什么效果?我建议真不如回去睡觉吧!
3.(现在的老师难做)一是难在我们的整个社会评价体系,二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把对未来社会地位跌落的一种深层的忧虑转化为一种群体性的教育焦虑。焦虑什么呢?焦虑孩子的明天。
4.一个最核心的方法,我觉得就是用课程的概念来解决,课是关于学习内容的选择,曾是关于学习机会的安排……其实有效率的学习,高效率的学习是平衡这个难题的关键。
5.国际上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叫评价设计先于备课教学,现在必须强调在作业设计的时候就控制作业的时量。
《让分数带有生命的温度》
1.我们学校倡导的是要促进学生在学业与学术品性与品位,适应力和胜任力各方面均衡而充分的发展。
2.人作为一个生命体一定是讲究张弛有度的,就算在高三我觉得也应该保持这么一个基本的节奏,该跑步的时候就去跑步,该做题的时候就认认真真去做题,该睡觉的时候就去睡觉。
3.优雅生活者对应的就是罗素所讲的构成健康人格的四要素之一:敏感性。敏感性在这里并不是指对过外界的过度反应,而是对外界的信号能够有积极的情感上的回应,或者说有一种审美的感受力,我所说的优雅生活者展开讲,主要有4个方面,第一是你能够保有对美的感受力。第2个是你在生活中能够欣赏他人的卓越,同时能够热情幽默,平和从容,这也是一个很优雅的生活姿态,第3个是注重生活的品位品质,第4个是能够给他人和这个世界带来美感和快乐。
《努力把好的教育做出来》
1.我觉得整理就是整和理,整是一种行为上的习惯,要把东西整一整理,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也就是归类分类的意识整理的习惯,第一个就是培养分类意识,而分类意识背后一定会引发一个关于标准讨论,分类就有标准。
2.现在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知识量骤增的时代,知道“知识是什么”不是第1位,知道“知识在哪里”更重要,深层关注的是一种知识管理的能力。
3.久久为功
4.应然与实然
5.到了高中一定要引导孩子深入思考一些生活问题要给他们提供一点理论支架,高中阶段是精神成长最快的一个阶段。……能让孩子深入的认识自己,比方说学习压力,家长教育,其实教育焦虑背后就是社会生存焦虑。
6.如果你想让未来的日子多一些温暖,那么你就要培养今天学生的感恩心和善良,如果你想让未来的社会里面多一些帮助,就培养今天学生的责任担当,如果你想让未来的社会里面充满着晴朗的天空,也就应该培养今天学生的正义感。
7.最大的价值就在于选择,只有在选择中才能学会担当,把一切都给他安排好,什么都不让他参与,那怎么行?
8.我的语文教学观点非常清楚,培养终身阅读者,培养负责任表达者,培养有美感的生活者。
《永远的校主》
1.让自己与时间对话
2.启智为强国,办学为民族。
《百年的两笔财富》
学校精神的要义就是坚守理想,奋斗不息为教育理想穷日、累月、经年、毕生而赴之。
《“百年坚守”的价值与意义》
1.德国哲学家费希特在?《人的使命》中讲过一种思考习惯,把我所见到的我都亲手触摸过,凡我所触摸过的我都分析过,只有在这样的触摸与分析当中彻底把握意义以后,心才安定下来。
2.百年是一个历经悠长岁月,而指向遥远未来的时间概念,是一个与人的生命过程相伴随、相关联的美好语词,也是一种含有纵深感和扩展性的思维方式。……“一年之计,莫如树木,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3.如果是中国当今教育,还有许多饱受诟病的地方,积弊之由大概都是以眼前之虑替代了百年大计,用膏粱之谋蒙蔽了生命之树,急功近利的倾向让本来雍容大度的教育变得短视,浮躁而猥琐。
4.教育生长人、成全人的本质要求与应试教育朝向功利主义的牵拉,是当前高中阶段教育仍旧面临的主要矛盾,也是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与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的根源所在。……现实牵拉力量的强大才倍显坚守意义之重大,价值之深远。
5.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专门谈过这个话题,他说“从人类意识的最初萌芽开始,我们就能发现一种类型的生活伴随并补充着那种外向的观察。人类文化越往前发展,这种类型的特征就越加显著,”在哲学的意义上,“认识你自己”是对“人是什么”命题探求的最高目标,仅在强调通过内向自省,自我结问,外向观察,我们或许可以逐步认识真正的自我,逐步发现,真正隐于内心的教育理念。
6.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说,人生有三个阶段,在感性阶段,我们还没有多少思考到伦理阶段,发展着人的理性,要求我们思考过去现在和未来,思考目的价值和手段,但我们必须确立更高的原则,超越这一阶段进入信仰阶段,学会在哲学的层面明辨教育的价值次序,用终极价值引领工具价值,用目的价值规定手段,价值实现和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达到虔诚、执着、宁静的“彻悟”境界。
7.印度哲学家阿洛宾多。在神圣人生引论里说,只要人类在离自己远端的知识还没有得到解放时,征服自身消极的习性就不能停止。
8.当满怀教育理想走入现实的时候,似乎处处感受无力回天的无奈,爱意交织着无奈,便有了这一声感慨。值得警觉的是,也许就在这一声声浩叹中,我们的坚守开始松动以至于愧疚。
9.拿出我们的智慧与定力,让教育离人近些,再近些,离功利远些,再远些!
《把人的成全作为教育的至上追求》
1.目标所向的教育旨在成全体魄强健,品行高尚,智慧创造,持久耐苦,阳光乐观的新人。
2.学校体育是为了增强体育意识与健身能力,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健身习惯,从而承担起终身照料自我生命的责任。
3.道德对于人格健全,人生优秀与人的幸福究竟有怎样的价值?我们的德育怎样才能引领人走向精神高贵而不是滑向心灵归宿精神高贵的起点在哪里?
《让课程载体指向‘人的成全’》
1.教育痕迹
2.教育哲学:适合儿童生活环境的;适合儿童生活需要的;适合儿童经验的;适合儿童心理的;适合儿童学习兴趣的;能陶冶儿童良善德性的;能引导儿童身体力行的;能启发儿童科学思想的;能培养儿童爱国观念的;能激发儿童民族精神的;多反复练习机会的;与各科有联络性的。
能想全10条,你的教育视野里就写满了“人”,而真正的教育就从此发生了。
3.卢梭提出,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生长…)
4.省锡中的教育哲学:体貌谦恭,学养厚重,襟怀旷达,志趣高远。 省锡中的校本课程目标:学会交往,提升团队领导素养;体验探究,增强创新精神;尝试选择,开展生涯规划;热爱生活,发展健康的线下爱好;认同自我,具有坚毅的品质。
5.追求人的生命成长的课程,必须从亲历中获得经验的学习方式。……经验性知识的获得更多依靠亲历、实践、体验。……追求人的生命成长的课程,必须以课程评价方式的改进来激励成长。
《走向“为了成长”的评价》
1.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不断激励的过程,不可能在指责、贬斥,让人感到失望甚至无望的境地中产生。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肯定、值得赞许的闪光点,教育就是要发现闪光点并不断扩大人性的光亮,让受教育者在积极期许、充分激励的阳光照耀下,生命温暖而舒展,在体验成功中走向更大的成功。多一种标准,就多一个人才;多一点激励,就多一份希望。……要不断探索发现激发学生生命成长的教育形式,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奋斗之后成长的喜悦,让更多学生身上的亮点在肯定和鼓励中闪烁光彩。
2.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顾拜旦在论述奥林匹克精神的时候指出,当这种愉悦为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振奋,为带圆柱门廊的体育馆所珍藏时,该是何等情景呢?
3.悠荡在岁月的深处
4.朱自清先生的教导,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把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知礼明分、诚信仁爱,重义轻利,自强不息和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变成我们今天学子崇养坚信并身体力行的准则,从而为学生的精神发育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底子。
5.学校民主是一种平等的信念与观念,是一种既能体现个人尊严与组织尊严,也能体现个人价值与组织价值的道德问题。
《江澎的力量》杨九俊
1.活跃不是在经验里,而是在你看我的眼神里,知识不是在书本里,而是在你和我的距离里。
《教育自信力:担当与行动更重要》
1.教育自信力,属于文化自信范畴,是教育者对立德树人教育价值的肯定尊崇,对教育规律的坚守践行,是心灵深处对教育改革前景的一份信心、一种期待。
2.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担当,比批评更重要的是行动,也许我们的实践没有多少超前性和引领性,但至少我们从“分的教育”向“人的教育”努力前行了一步,一步又一步,久久为功,每个明天都会比今天更美好。
3.每个人每天都应该给自己留一点做梦的机会,否则那颗照亮我们心灵的明灯就将会暗淡下来,也许你们不经意间的一句话,点燃了我们学生心中的一盏明灯,这盏明灯就将照亮他的整个人生的前程。
4.雅斯贝尔斯告诉我,如果只谈理想就会落于空泛,如果只谈实务就会迷失方向,要紧的是把我们脚下的每一步都同我们追求的理想联系起来,只有不让遥远的地平线在我们眼睛里消失,我们的脚才会迈出有意义的一步。
《一所学校的情怀、追求、品性与精神》
1.我们要求每个教师都做良善的师者,必须做到:一不功利,不因学生一时发展的快慢高低而对学生青白相视;二不势力,不因学生家庭的穷通富达而对学生冷暖有别,三要大度,老师的胸怀有多大,学生成长的天地就有多宽,四要宽容,不因孩子成长中的一点错误就苛责惩处,尤其不要动辄上升到道德的层面来评判。
2.钱基厚先生:卅年易过,百岁未央。斯尔多士,奋翼飞扬,勿懈勿怠,作民之良。
3.克尔凯郭尔曾经说过,什么是希望?希望就是我们走向可能、追求可能的那样一种激情。
《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追寻教育的终极价值》
1.我们今天要做的就是在我们的语文课上,为学生添加精神的燃料,为学生安装弹拨的弦索,给学生添加共鸣的发声器,然后让我们的大地上昂扬着这样一种精神,那就是站立着的国民的自强而上的精神。
《40年走过的三条路》
1.要大度,是说我们的胸怀要有让一个个性活泼泼生长的宽广度,不能因为我们的狭窄逼仄了学生精神自由的空间。
《青春的刻画》
1.奔跑是上苍赋予健康人的多么神圣的权利和所有快乐的源泉。按总书记所说的,你们应该动起来,应该跑起来,甚至应该野起来,。……罗素先生在《教育与美好人生》一书中提出奠定人格的四大基础,第一就是充满活力。青春就应该在奔跑和跳跃中昂扬生命的活力,塑造旺盛的生命力。
2.责任担当者:善良感恩,有人道精神和悲悯情怀。敬畏自然,追求正义,诚信谦恭,坚守良知,做人有尊严,做事有底线。包容大度,善于合作,有团队引领力。热爱祖国,认同本土文化价值。有理想追求,信念坚定,热心公益,服务人类,有能力担当未来家庭、职业和社会角色的责任。
3.挪威作家克努特汉姆生在接受诺奖时一段深情的致辞与同学们共勉——那年他已经62岁了。他说,我愿在这个灯火辉煌的时候,在这与众多杰出人士聚会的场合里,献上我的礼物,献上我的诗歌和花瓣,。让我们再度年轻,再度乘风破浪,向所有在场的年轻人举杯,向世界上所有的年轻人举杯,向生命中的一切青春举杯!
《省锡中毕业生应有的形象》
1.他呵护生命,对于生命怀有敬畏之心,他守护健康,能有担负自己健康的那种毅力,永远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天天保持正常的作息时间,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坚强自信,乐观向上。
2.问题解决者:成为终身阅读者,负责任表达者。保持好奇心,坚持独立思考,崇尚科学,勤勉持恒,以学习立身,重研究立业,熟练使用现代技术工具。热爱劳动,注重实践,反思审辩,开拓创新,用智慧给世界提供问题解决的行动。
3.幽默,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是精神的自由度和社会民主的体现,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他的自信度,是他弥合社会各方的基本的能力。
《天天锻炼是生命活力的标志》
1.运动至少可以让我们身体产生三样物质:第一样物质叫做多巴胺,多巴胺是我们快乐源泉的受体,它能够使我们情绪持续向上。第二试是血清素,血清素与我们注意力、记忆力直接相关,运动之后可以使人们的记忆力得到增强。第三个重要的物质是正向的,肾上腺素,正向的肾上腺素可以使人们对于某一项东西的持续关注得以增强。
2.我常说没有比运动一场大汗淋漓更有效,也更痛快的心理教育了。
《百感交集的青春》
1.再强健的体格也包裹不住暴戾情绪的无限发酵。
2.从课程角度看,心理剧具备研创十大任务课程的基本特征。它具有综合心理学,剧本创作,舞台设计、表演艺术、论文写作等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组织特征。……在创设体验情境中复刻那些耿耿于怀的青春片段,这些片段中所隐藏的秘密在艺术在线与审美观照中最终转化为心理的免疫能力。
《用我们的善良和智慧,向世界贡献一个问题解决的行动》
1.我想这个世界上人们所能感受的温暖与美好常常并不在宏大的宣示,而在于细节在于困境之中闪现着人性光芒,可以解决问题的行为细节。……雨果的一句话,善良就是太阳,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
2.用我们的善良和智慧,为世界贡献一个问题解决的行动,让世界因我们的努力而发生向善向上的变化,变得更加温暖、更加美好。
3.这个世界也需要批评者,伟大批评者深邃的洞察和先觉的预见,常常指示着我们问题解决的价值与方向;但这个世界不需要抱怨者,尤其是面对真实情境中具体问题的解决一筹莫展、怨天尤人的抱怨者;这个世界更需要行动者,尤其是善良而智慧的问题解决者。
《向卫国者致敬,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1.郁达夫在评价鲁迅的时候说没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
2.不向英雄致敬,我们的民族整体品位就必将走卑下;不向英雄致敬,我们就很难激荡出那么一股浩然正气。
《在后人的敬重中成长》
智慧是我们处于新情境、面对新问题时,运用策略和方法解决问题的那种核心品格、关键能力,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强调的核心素养,也是经合组织所强调的胜任力,更是美国和澳大利亚教育所强调的4个C21世纪必须拥有的核心竞争能力:即沟通交流的能力,合作协作的能力,批判思维的能力和创造力。
《高中,应该有美的和声》
1.一句话,去了维也纳,才知道人们生命中为什么需要歌唱,另一句是,进了金色大厅才能感受到什么叫优雅的气质。
2.一所学校如果没有升学率就会被边缘化,但只有升学率,这种教育肯定是庸俗化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今天和明天的统筹中,再走得动与走得远的兼顾中,在不被边缘化更不至于庸俗化的挣扎中寻求一种平衡。
3.优雅生活者,对世界保有敏锐的感受力,善于发现美、体验美,乐于表达美,欣赏卓越。有高雅的情趣和精神生活追求,热情幽默,仪态优雅,注重生活品味,能给生活带来美感与欢乐。
4.今天孩子的素养就是明天的国家的实力,我们如果要对明天负责,就必须使我们今天的教育发生一点改变,哪怕这种改变只有一点儿。
《培养终身阅读者》
1.一个民族到了连常识都需要人们不断澄清、提醒和告诫的时候,不能不说已经陷入了某种认识问题。
2.一个学生,除了听课学教材,现在能有多少时间面对人类的精神文化遗产,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3.一方面视觉文化的兴盛是阅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落……难怪一位著名的小说家悲观的感慨:对书的需求如同高台跳水一代严肃的读者消失了。……另一方面,精神消费的多样选择,让阅读在精神生活中被严重边缘化……据一项国际调查显示,世界上有三十亿人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超过两个半小时。出版市场虽然一派繁荣,但那只是表象,调查显示,教科书与杂志占其大端,即使学术书籍,人们购物书的目的也多用于查询而非阅读。
4.提升一个民族的精神品级要从改变这个民族的阅读习惯开始。……优化一所学校的教育生态,要从营造这所学校的阅读氛围开始。在一个没有阅读的语文课程里,天天乐此不疲的进行肢解式阅读教学,像黄玉峰先生痛恨那种先“五马分尸”再“敲骨吸髓”式的教学,想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精神成长,岂非南辕北辙!突破语文课程的困境,要从为学生大量提供亲近文本的阅读机会开始,少些讲解,多些感悟,少做点题,多读点书。
5.周国平:把受教育者引领到经典著作的宝库里,让他们了解、熟悉、领悟存在于其中的传统,受其浸染,加入到人类精神探索的伟大竞争中去,不可能有比这更名副其实也更有效的素质教育了。
《择己所长,立足社会;择己所爱,获取幸福》
1.学会幸福有两个简单的方法,第1个方法是永远与亲人保持亲密的关系。第2条就是学会感恩,因为感恩会使人类获得最简单的快乐。
2.(改)不论在什么地方,天天晨起跑步锻炼;不论生活节奏多么紧张,准时休息,按时用餐;不论工作任务多么复杂,踏歌前行以尽量优雅的姿势;不论人际关系多么复杂,还是做良善的人。总有书卷在身旁,是终身阅读者的模样,总会想了再言,是负责任表达者的立场,还有谦恭,还有大气,还有更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论年岁多长,都要单纯、干净,一颗心永远葆有18岁的梦想。
3.胡适先生在1932年北大毕业典礼时演讲时曾说人生堕落的方式很多,总结起来约有这两大类,第1条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渴求知识的欲望,第2条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教育,让心飞起来》
1.书架上的小布帘
2.教育的使命首先在于唤醒,唤醒孩子的梦想,让孩子的心飞起来,有憧憬,有眺望。
《在恩师身上,悟读师道》
1.欲使学生对文本产生深入的感悟,教师必须设法引领着学生真正走入文本,而必要的前提,是教师真正走入了文本,把心放进了文本。
2.不要只看学生写了多少文章,关键要看学生改好了多少文章,这是我的体验也是得益于先生的体验。
3.幽默是性情的舒展,胸怀的恢廓,更是生命的一种境界,而幽默到了自嘲,流露出的便是诗作的人生自信!
《朝来寒重自学时》
1.法国哲学家拉罗什富科有句经典的话,命运降临到我们身上的一切,都由我们的心情来评价。
2.一个人在生活中可以风雨交加,四处碰壁,但只要能在母亲眼里看到期许,得到欣赏,整个生命一定会阳光普照,温暖如春,是啊,母亲是儿子精神的太阳,是儿子自信的最后一道防线。
3.许多事情难以预料,当不知路在何方时,无妨先把眼前的事做好,谁知道哪天哪根柳枝会成荫。
4.一个成功学习者的学习经验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走进现场》
1.上课讲什么内容,作业就留什么题,课上练习了的题作业就不用再留了。
2.如果班主任能够把整体作业量控制好,这个班最后的考试成绩定然不会太差,反正如放任一个学科两个学科“大水漫灌”,学生苦不堪言,最后成绩只会一塌糊涂。树立起科学培养观、教学效率观,坚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使他们的身心健康,不至于为学业成绩付出代价,我想我们是可以做到的。
3《身份的焦虑》《偏见的本质》